English

理解乡村关系矛盾的实在研究

2003-04-07 15:54:00 来源:博览群书 秦靖 我有话说

乡村关系是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在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的农村,要不就是村里抵制乡政府布置的任务,要不就是乡里干预村里的自治事务。实践中人们开始探索各种解决乡村关系矛盾的做法,但往往脱离不了将村庄重新行政化的思路,而这样一来,村民自治的民主成果就不免大受影响,从长远上也影响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乡村关系除了村委会和乡政府关系这一侧面以外,还有农民与基层政府关系这一维度,也是当前农村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的一个集中展现。各地普遍表现出来的农民与基层政府关系的紧张,背后反映的是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有农民负担的居高不下,有乡镇政府的机构膨胀,有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脱离群众,也有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的严峻形势等。所以,要想解决乡村关系的矛盾,就不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问题,需要一个综合的眼光和办法。但是,要获得这一眼光和办法,舍弃对一个一个具体问题的解析是不可能的。在具体问题的解析中,我们可以获得理解这一问题的可靠思路。
  
  在思考乡村关系的过程中,我无意中看到了仝志辉所著的《乡村关系视野中的村庄选举》一书。这本书虽然是落脚在时下人们关注的农村政治热点“村民选举”上的,但由于作者始终把村庄的选举放在乡村关系这一大背景中看,描述极为细致且不乏画龙点睛的分析。本书提供了大量改革以来乡村关系变迁的具体资料。从村庄自主性不断增强的角度,作者分析了村庄自由政治空间的扩大,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化和非体制精英的崛起,以及村内政治矛盾的激增。在乡镇一极,在作者笔下可见:政府职能和人员不断增多,财政扩张冲动持续强劲,税费征收行为不规范,工作人员本地化程度降低、流动性增强,在压力型体制下乡政府短期行为不断增加。与一般的研究结论不同,作者认为,改革以来,凭借新的控制手段,乡政府对村庄的控制持续加强,而随着上述村庄变化的出现,村庄对乡政府的抵制也不断增强,最终造成乡村关系趋于紧张。这些内容虽然是作为村庄选举的背景来写的,但作者不吝篇幅,细致入微地用个案的事实进行展现和分析,使人不得不信服作者的结论。对于理解当前的乡村关系紧张的状况,作者分析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不应该仅将乡村关系紧张的板子打在乡政府一边,村庄自身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角度。改革前,人民公社之所以没有受到生产大队的较强抵制,是与生产大队的自身结构相关的,生产大队有承受自上而来压力的合适基础,但现在的村庄不一样了。也许这是一个常识,但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
  
  《乡村》一书使人们回到现实基础之上,但又不是简单地拉回,有关村庄三层权力结构和非体制精英的论述,有关村庄“自由”政治空间的增大的论述等,都是作者和其他农村研究学者关于转型期农村社会性质的崭新论述。
  
  在作者给予我们的这样一个乡村结构性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对于如何解决乡村矛盾的政策就不应该简单地对村庄进行一个一统的设定?而只专注于乡镇行政体制如何改革了。而是应该结合不同类型的村庄的变化和乡村关系的现状,制定不同的乡村关系调整政策。
  
  作者对于因乡村关系现状而致的乡政府在村委会选举中的行为方式的研究对思考乡村关系也颇多启发。非常有意思的是,乡政府对不同类型的村庄采取了不同的介入方式,虽不无干预之嫌,但都遵循一个底线,就是不违犯《村委会组织法》和有关地方法规。在客观上村民还不熟知法律规定,不能很好掌握民主技术,还有村民中的竞选者进行不规范竞争的情况下,乡镇政府的介入行为使其成为公正组织选举、规范选举程序的最重要力量。这又与大多数研究中认为的乡镇政府阻挠选举的形象拉开了距离。而且,从该书集中描述的个案内蒙桥乡来讲,选举是该乡第一次搞村民直选,乡政府的态度和行为的确让接受了原来结论的人们诧异。因此,作者就此揭示出来的实践逻辑就值得人们重视和思索。但是,当我仔细阅读完作者的分析后发现,可能这里揭示的又是一些为我们忽略的常识。原来,乡镇政府选择公正组织选举,一是由于上级层层施加压力,要求必须依法操作,二是村庄矛盾太过尖锐,选举中操纵和有所偏向极易引火烧身,三是短期任职的乡干部选择村干部已无太多责任感,选上谁是谁,选上了再想对付的办法。事实上,这些原因确实存在,也很容易看到。但为什么我们的很多研究者却很容易走向片面,就认为乡镇政府一味反对村委会选举呢?可能还是知识分子易于接受与自己利益、社会姿态和品位兼容的事实甚至仅仅是看法,而回避与自己利益等不兼容的看法或已经存在的事实。作者在启示我们,决定乡镇政府在处理涉及村庄事务上的行为方式的有来自宏观体制和村庄内部的原因,后两者的变化将导致乡政府行为方式的变化。如能在政策设计上,考虑到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将能有效地改变乡镇政府的行为模式。比如,不改变乡镇政府的钱直接要从农民那里拿的体制,就不可能杜绝乡对村的不合理压榨,因为现在相当一部分村庄的经济剩余很少。
  
  书中根据不同村庄的村治状况和与乡政府关系现状,对村庄进行分类的做法也很有启发性。作者选取了桥乡的四个典型村,第一乱村、第一富村、无政治村庄和派性村庄,分别分析乡政府在选举前和选举过程中与村庄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具体的乡村关系是如何形成的,让人细致入微地体会乡村关系演变的逻辑。这对于理解乡村关系的现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景,即村民直选,给予了一次很好的解除先入之见的机会。
  
  这里,根据我自己对乡村关系的关注,对《乡村》一书给予了一通为我所用的“乱评”。但是,相信每一个关注农村问题的读者,都会从中读出某种理解乡村关系这一重大问题的线索。虽然,这不是作者原初的着力点。在作者的本业,村民选举研究方面,无疑,在乡村关系视野中理解村民选举,比那些宏大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得实在,又比一头扎进村子不见村外影响的选举研究看到的更多,这方面该书取得的进展是更为具体和明显的。读者慧眼自知。
  
  (《乡村关系视野中的村庄选举:以内蒙古桥乡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个案》,仝志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16.5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