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艺谋:黑泽明的蹩脚效仿者

2003-07-07 13:58:00 来源:博览群书 郑也夫 我有话说

张艺谋最佩服黑泽明,刚巧笔者也极佩服黑泽明。看过《英雄》,感觉他明显在学黑泽明的《罗生门》,可惜是东施效颦,貌合神离,南辕北辙。
  
  《罗生门》让三个当事者,围绕着一个强暴案,讲出了三个截然不同的版本,每个人在自己的版本中都是正义,凛然,乃至光彩的。这部片子揭示了人性与信史间的巨大冲突,欺人与自期间的心理空间。这几乎是最富哲理的一部电影。
  
  毫无疑问,秦始皇平六国定天下的历史,天然地带有“罗生门”的味道。无论在当时还是过后,乃至今天,对秦始皇的评价都是人盲人殊,双方立场对峙,各自证据凿然。拥护方因为有了毛泽东的加入,曾经获得了最大的话语霸权。他们认为中国人以后享有的大多数制度都是秦始皇的遗产,他的贡献远非孔子所能匹敌;反对秦始皇的酸臭文人其实是吃着秦始皇骂秦始皇。反对方在“前毛时代”的漫长历史中拥有压倒优势的话语霸权。他们认为“焚书坑儒”对中国文化罪大恶极。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何等灿烂,焚书的后果无法弥补。他们认为“统一”的过程就是“暴秦”的证据。说什么为了天下太平,这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杀戮。没有这过程,分治再持续三百年,积累的杀戮也未必达到灭六国中的杀戮。“白起坑赵卒四十万”,六国合计又将是多少冤魂?如此致力于天下太平的举动可信吗?值得吗?还有“历史长线论”的理论认为,长远的看了统一是最佳制度选择。但是西欧封建和分治的历史及其以后的演变,证明了它并不逊色于中国秦以后的中央集权。至少不06简单地认为“统一”和“一统”就一定好,不能证明秦始皇的杀戮是其替天行道中的必要的代价。 多么精彩的一部众说纷纭,一方永远无法说服另一方的真实的“罗生门”。而张艺谋在讲述这段二千年来一直令中国人激动不日和争执不休的历史时,却只是从最表面和皮毛上效仿黑泽明,在本质上他完全无视围绕这段历史的巨大分歧,无视讨伐“暴秦”中可能包含的“正义性”,无视被压迫者的心灵史,结结实实地站在了现代强势话语的立场上,一下子便给出了一个结论,甚至让一个刺客都来拥戴这一简单的、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结论。《英雄》貌似《罗生门》,实质上是逆《罗生门》之逻辑的。无论怎样抬出电影艺术编造故事的权利,都无法为其“反历史”辩护。在一个以历史为宗教和终极审判的国度,这是极大的放肆。 张艺谋何以这样做?我猜想最直接的原因是他的智囊团太没有文化。哪怕只有一个智囊曾提醒他:这片子貌似罗生门,实为“反罗生门”,我猜想,这一句话对张艺谋将是五雷轰顶。
  
  但是深层的原因还应该是他自己。他变得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要便谁都不敢得罪了,无论是主旋律、大奖,还是票房和观众,一个都不能少。靠着他的才能和他曾经是先锋派艺术家的个人声誉,他在票房上再次成功。但是他正在以他近年来的一部部片子,同先锋派艺术家彻底告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