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这究竟是怎么了

2003-09-07 13:57:00 来源:博览群书 崔曙凤 我有话说

洛阳大学是一所地方综合院校,2001-2002年开设了“中国文化史”选修课,选课学生包括电子、机械、土木、环化、经济、外语、美术7个系,参加考试共516人。考试内容主要为基本概念,答题结果多离奇荒诞,使人心生隐忧。本文作者对全部试卷作了技术统计,摘录出部分内容略加分析,虽是个例,但关联所及,实为涉及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人文社会与理工学科,乃至文化传统之延续的大问题,值得人们关注。
  
  这是从最近该校“中国文化史”选修课的516份试卷中抽取的部分答案的原话:
   
  问:胡适是谁?
  
  回答: 是近代杰出诗人,学者,《诗刊》创始人; 著名学者,作家,著有《围城》,后拍成电影;
  
  近代中国文坛最具影响的作家之一,曾任文联主席,“文革”时期不甘受辱而自杀; 著有《古文观止》; 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著名作家,革命家;
  
  留过学,博士,曾是顾颉刚的学生,加人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著名诗人,学者,曾留学,拿到博士学位;
  
  和鲁迅、萧红、萧军是朋友,出过书;
  
  北大教授,诗人。其著名的诗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他曾游学欧美,当时北大校长邀请他加入北大教授的行列。1925年,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问:王国维是谁?
  
  回答:是北大讲师;边塞诗人,唐朝的;有很多名言,多次被引用;著名爱国诗人,著有《不能失去的是平凡》;近代著名学者,剧作家,自杀于北大未名湖。
  
  在试卷的第一部分中,选答胡适、王国维、梁启超的人最多,胡适有411人,王国维有426人,梁启超有469人。但是,真正回答正确者可谓寥寥无几。
  
  问:什么是五胡?
  
  回答:是鲜卑、突厥、匈奴、摩羯、回鹘;(与星座名相混)华夏、东夷、西戎、北狄、南蛮五个民族;(与四夷相混)指神州大地。(与五湖相混)
  问:什么是四部?
  
  回答:是《资治通鉴》、《大学》、《论语》、《中庸》;(与四书相混)
  
  四个行政机构,分别为工部、礼部、兵部、吏部。(与六部相混) :这两题属国学基本概念。516人中有148人选作五胡,占28.7%。其中有48人答案正确,占答题人数的32.4%,占总人数的9.3%。516人中有204人选作四部,但其中有至少一半认为四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在“三省六部制”中截取了四个部,反映出答题者对中国古代文献经史子集四部的概念不甚了解。
  
  这份“中国文化史”试卷一共分五个部分,以测验当今高校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为主,也适当包含了若干关键性和敏感性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测验对中国近现代学者的了解,题目包括陈寅恪、王国维、顾颉刚、胡适、梁启超、易白沙、何炳棣、冀朝鼎、钱穆、傅斯年、冯友兰、章太炎、裴文中、竺可桢、王献唐、史念海等16人。第二部分是考察对中国古代学者的了解,主要内容有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司马迁、齐桓公、朱熹、管仲、孔子、列子、苟子、董仲舒、司马谈、刘歆、王弼、周敦颐等16人。第三部分测验古代基本典籍,有六经、《易传》、《资治通鉴》、《朱子语类》等4题。第四部分测验古代文化的基本知识概念,包括华夏、五胡、四部、纯臣、缘天官、法先王、循名责实、农牧分界线、黄帝轩辕氏、典型黄土等10题。第五部分测验学生对经典的熟悉程度和分析能力,有以下10题:
  
  1、不知稼穑之艰难。(语出《尚书》)
  
  2、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语出《老子》)
  
  3、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语出《论语》)
  
  4、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语出《史记》)
  
  5、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语出《春秋公羊传》)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语出《孟子》)
  
  7、《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语出《史记》)
  
  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语出《论语》)
  
  9、诸子者,人道见志之书。(语出《文心雕龙》)
  
  10、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语出《韩非子》)
  
  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有电子系、机械系、土木系、环化系、经济系、外语系、美术系7个系。电子系人数最多,为174人;其次为经济系,有130人;再次为土木系,有70人。而外语系、美术系等文科系的人数却寥寥无几,美术系只有19人。这说明文科学生对本学科应修的专业课重视不够,而理科生已经逐渐意识到文理兼容,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然而,由五花八门的答案,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总体了解不容乐观。一些中国最基本的文化史常识,如六经,516人中只有156人正确写出《诗》、《书》、《礼》、《易》、《乐》、《春秋》。又如许多考生对司马迁和司马光分不清,问《资治通鉴》,有答:“司马迁著,记述了历代帝王的兴衰史,唐玄宗曾给予评价。”说明学生对历史人物和时代顺序的认识混乱。
  
  试卷的第一部分,对近现代学者的掌握,很多考生的答题角度不是以历史文化为线索,而是偏重于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政论性的评价十分明显。如对梁启超的回答多只知道他是维新变法的领袖,和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等,其知识来源仍然是中学以来的历史或政治教科书。
  
  试卷的最后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笔者抽取了其中的第5题:;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答案作了统计。选择回答这个题目的人数为170人,但真正准确理解的人却几乎没有。现将其中的部分答案摘录如下:
  
  中国与南北各少数民族国家有很长的边界线;
  
  南夷与北狄相交,中国就不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南夷与北狄相并,与中国不相干;
  
  南夷人与北狄人交战,中原人绝不加入,保持中立;
  
  南方不断向北方发展,浸染了许多北方的文化,也有汉人到北方游牧的,指南北方民族的融合;
  
  南方的少数民族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之战,中原地区不断会有防线;
  
  南部要是和北部有交往,和平相处,中国就会永远兴旺发达;
  
  南方的少数民族与北方的建立交流之后,中国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
  
  南方的少数民族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打仗,中原也将卷入战争
  
  南夷与北狄或交流合作,或战争融合,中原地区将岌岌可危。
  
  (正确答案宜为南方的夷人与北方的狄人边境交会,中原没有被切断就像一条线一样)
  
  这已不单单是错误和混乱的问题。面对这些回答,笑谈之余,不免使人产生深切悲伤。“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属于儒家今文学派的重要观点。儒家文化是在面临社会危机的挑战,予以回应而产生的。因此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发生的实际背景,也是中华文明永不变更的“初始条件”,儒家文化的贡献由此显现,儒家文化存在的依据也由此获得。可惜对于中国文化最感危机的时刻的一种记录,当代中国学生都已非常淡漠了。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其经济繁荣过程中,均伴随着对文化的重视,尤其是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国学是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反映,是国家与民族精神的反映,借前人之语称之,即是“国魂”之根本所在。
  
  何谓“国学”?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辞源》说:“国学即国家设立的学校。”《现代汉语词典》的界定为:“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字语言学等。”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学”通常指后者,即我国古代的学术和文化。
  
  1907年章太炎先生在《国学讲习会序》中指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亡,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章太炎先生刻意强调国学为立国之本,甚至提出可以没有国家但不可没有国学,提出如果没有国学国家便没有存在的实际意义。作为晚清古文家的著名学者,太炎先生仍然将国学与国家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国家只是一种标志性的称谓,国家本身并不具有内容,也不具备价值。国学才是真正民族特色的体现,有民族特色才有生存的资格与存在的价值。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这样诠释文化:“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梁先生的解释更加广义‘即认为文化不单与立国相关,更与个人、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价值都息息相关。
  
  而今,全球化呼声日益高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时空交叉点上,我们的国学应当以怎样的面目呈现给人类?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在许多方面泯灭或消释了由不同文化、不同空间、不同领域所带来的差别与隔阂。另一方面,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而不同”,是尤为重要的。1923年,梁启超先生曾对清华学校即将赴美的学生们说:“诸君须要牢牢记着,你不是美国学生,是中国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有无贡献,便是诸君功罪的标准。饶你学成一位天字第一号形神毕肖的美国学者,只怕于中国文化没有多少影响。”梁先生的话启发我们,作为一位赴美留学生,即使你在美国居住的时间再长,即使你已经加入了美国籍,你也是一个中国人,因为你的“初始条件”决定着你只能是一个中国人。由全球化的趋势来看,我们自己所拥有的最丰富的宝藏就是我们的文化,它的价值更应体现在“出口”上,而不仅仅是“转内销”。
  
  林庚先生在《中国文学简史》提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发展,为探索我们新一代的文学铺平了道路。古典文学留给我们的太阳般明朗的形象,那曾经启发我们的美学上的新鲜感受,’都必然会促进我们今天文学创作上的发展与解放。呼声时远时近,但王蒙先生的感慨却犹在耳际。在人们最喜欢的女作家冰心女士离开我们的时候,他发了一个大感慨:“今后还有这样大气和高明,有教养而纯洁的人吗?伟大的古老的中华民族,不是应该多有几个冰心这样的人物吗?”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大师一个个地离我们远去了,新中国五十年来好像还没有培养出一个能和上半世纪相比的文化大师,没有出现第二位冰心。
  
   这究竟是怎么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