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命的路有多宽

2010-07-07 20:17:00 来源:博览群书 王爱玲 我有话说

2010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六,移动电视中播放了这样一条消息:当天,去医院精神神经科就诊的心理疾病患者是去年同期的3倍,这些患者大多患有抑郁症。据分析,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受到大量信息的刺激,激起攀比心理,

由此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这条新闻不过是众多现代社会病的表征之一。现代社会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给人们构建了宽阔的互联网空间;但是当人们有了巨大的生活空间的时候,自我的内在确定性却格外缺乏。大家像茫茫大海之中漂泊的一只小船,无所依靠,没有安全感,也没有成就感,焦虑、恐惧、无所适从……但焦虑并非总是负面的,它可以作为一种力量推动人们去认识自我,正如罗洛・梅所说:“生活在一个焦虑时代的少数幸事之一是,我们不得不去认识我们自己。”(罗洛・梅:《人的自我寻求》,前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为美国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罗洛・梅承继了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保罗・蒂利希等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将心理学与存在哲学成功地嫁接在一起。他认为,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作为科学,其主要关注的是人本身,是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而不仅仅是心理疾病患者;是建立积极的有创造勇气的人格,而不是仅限于严谨的实验研究。所以,心理学应该走出治疗室和心理诊所,去观照每个人体的生命建造。在根本的意义上,心理问题指向的是价值观问题,这却不是在治疗室中就能建构的。当心理学走出书斋和治疗室,进入日常生活,就具有了更大的意义和价值。罗洛・梅自觉地选择了这一路向。在罗洛・梅这里,心理学已经走出了弗洛伊德的“本我”与道德约束的“超我”的挣扎框架,而是在原始生命力的驱动下,如何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有勇气为自己的存在承担责任。这样,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极大帮助。

重新认识自己

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悖论的时代。一方面,我们一直以来被教导要努力成为第一而不是第二,要超过别人;另一方面,今日成功之关键因素却是他能否更好地与团队共处、协作:你要表现得温和顺从,你需要被他人接纳,要有合作精神,但同时你又要张扬出你的个性,得到别人的认可。这些要求似乎都是合理的,但是其中的矛盾性却潜在地制造着人内心的困境:就是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洛曼之挣扎,就是卡夫卡笔下人物之绝望……甚至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烦恼。

没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都盼望获得别人承认,而不是生活在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人的影子之下,这是实现自我潜能的需要,亦是存在的价值。但是我们首先面对的是环境和人际的压力,即使在我们幼小的时候,就可能已经学会取悦父母,因为这样才能得到奖赏。可能在自我意识刚刚觉醒之初,我们已经在经受外界的压力和挑战了。

在罗洛・梅看来,人的种种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表面上看是对环境适应不良,实质上,就是人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特性、逃避现实的或幻想的外在压力所采取的一种不负责任的策略。罗洛・梅的治疗方案听起来并不新鲜――自由。在《自由与命运》中,罗洛・梅说:“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人获得自由,”“人们来找治疗者……因为他们在内心已经受到控制,并渴望能获得自由。”(罗洛・梅:《自由与命运》,P22-2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自由是指人参与他自己的发展、塑造自己的能力。然而,如果一个有机体不能实现它的潜能,它就会出现问题。就像当你长时间不用你的双腿走路,你的双腿就会萎缩,但是你将失去的不光是双腿的力量,血液的流动、心跳以及整个生命机体都会出现问题。当一个人不能够实现他作为一个人的潜能时,他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衰竭、患病。

罗洛・梅认为,人际关系中的“顺应”和“适应”这些范畴都是需要的,但是,“如果我坚持要另一个人适应我,那么我就不是把他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不是把他看作是此在,而是把他看作是一种工具;而且即使是我适应我自己,我也是将自己当作一个物体来使用”。(罗洛・梅:《存在之发现》,P13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为了保持自我的独特性,逃避自我实现的努力,我们甚至将表扬和被人喜爱变成强迫性需要,从而导致虚荣和自恋。从表面上看,我们达到了保护自己的目的,实际上,我们是把自己像商品一样保存起来,去换取心理上的麻木,我们也把自尊心和自信心完全建基其上。其结果就是,如果没有这些表扬和喜爱,我们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每个人的创造力和独特性必须重新得到发现,并以其为基础在积极的工作中发展,而不是消融,这是走出心理阴影的第一步。

积极面对焦虑

我们生活在充满焦虑的时代:我们对通货膨胀焦虑,为道德的沦丧而焦虑,为失业焦虑,为家庭结构的解体而焦虑,我们还为空气污染和汽油涨价而焦虑。于是,我们用紧张忙碌来掩盖焦虑,或者用心理治疗来消除焦虑。

罗洛・梅把焦虑比作现代最严重的“肺结核病”,是人类健康和幸福的最大破坏者。从本体论意义上说,焦虑就是我们存在感的现实状况。焦虑是我们在恐惧中的混乱和困惑,是个体作为人的存在的最根本价值受到威胁、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由此引起的担忧。焦虑代表一种冲突,但是,只要冲突继续下去,就可以得到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罗洛・梅在《人的自我寻求》中区分了焦虑和恐惧:当我们在马路上,看到一辆疾驶的汽车迎面而来时,我们会感到恐惧,心跳加速,快速横穿马路到达安全地带;而当我们处于朝不同方向疾驶的汽车流,被困在马路中央时,我们心跳加剧但无所适从,心里有一种空洞感,这就是焦虑。我们体验过多种焦虑,或轻微或严重,比如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一次等待亲人在空难中是否幸存的消息,或者小孩子意识到自己迷路后的恐惧,这都唤起我们一种内在的“痛楚”,心脏的收缩、泛化的困惑。焦虑可以非常强大甚至摧毁我们,因为它是人类在其生存遭受威胁时所做出的基本反应,它打击的正是我们的自我“核心”。

罗洛・梅将焦虑分为正常的焦虑和神经症的焦虑,他关注的中心在如何建设性地运用正常的焦虑。焦虑作为一种自我力量,与另一方威胁要消灭我们作为自我存在的力量较量,就像发烧是身体力量与病毒相较量一样。所以,一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是我们的自我认知是怎样的。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清楚,就是说,我们对自我和周围客观世界的意识的能力越强,在与焦虑的较力中获胜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正如感觉到发烧就放弃治疗,正面经验焦虑的积极意义的可能性就越少。

罗洛・梅为我们提供了将焦虑向着正常的方面转化、取得积极意义的方法:第一,用自尊感受到自我力量和面对生活的能力;第二,将整个自我投身于训练和发展技能上;第三,在极端环境中,相信领导者能够胜任;四,发展自身,直面存在的困境。这似乎印证了克尔凯郭尔的一句话:冒险会导致焦虑,但是不去冒险将会失去个人的自我……而在更高的意义上,冒险正是为了意识到个人的自我。

创造的勇气――生命的路有多宽

当读到西西弗斯需要不断地把大石块从山下推到山上,我们说,这是命运;当读到俄狄浦斯杀父娶母,我们说,这是命运。生活中遇到了多少事情,我们用“命运”来作解释呢?

“命运”这个词被神化、被滥用。在《自由与命运》中,罗洛・梅将命运作了清晰的解释:命运隐含着“朝向某个目标”的意思。其中包括,一种是方向,一种是要达成目标的计划或设计。由此就突破了“注定的东西”的局限性和天赋模式。面对“命运”有几种积极的反应方式:第一,介入自己的命运;第二,毫无保留地面对和挑战自己的命运;第三,最积极的反应,是正面冲突和反叛命运。当然,也可以把我们一生的时间花费在试图篡改和逃避命运上,但这无非是重蹈《伟大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故事,别无新意。

我们不能否认命运的压力,因为这仍然是一种逃避,逃避我们所面对的恐惧、害怕和焦虑,逃避我们所缺乏的冒险的勇气,逃避我们生命的本真的蓝图。在《自由与命运》中,罗洛・梅教会我们,将积极的命运和消极的命运(厄运)一起来接受,在与命运的交会中产生我们的可能性、我们的机会。

在面对命运的时候,我们需要勇气。

我们通常把勇气和勇士的美德并举,勇气的反面就是懦弱。而在罗洛・梅那里,勇气的反面是勇气的缺失,就是说,勇气的对立面是自动顺服,是放弃自我。人们不愿意脱离群体,不愿意“鹤立鸡群”,是因为我们缺乏勇气去孤立、孤独,被嘲笑、被拒绝。罗洛・梅十分强调勇气,甚至把它看作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一个成熟的个体,他的生活与他自己选择的目标是融合在一起的。勇气是一种肯定的选择,而不是妥协的选择,他必须彻底割断脐带,抵挡住内心的焦虑反应以及家人朋友的攻击,并且由于这肯定的选择,他可以做出愉悦的防御。

罗洛・梅把勇气分为四类:身体勇气、道德勇气(感受他人身处困境的勇气)、社会勇气(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勇气)和创造的勇气(创造新的形式和象征,推进社会发展)。他认为创造的勇气是最重要的。运用这种勇气,就可以发现新的象征、新的形式和新的模式,而一个新的社会就是建立在其上的。人如果可以向更大的可能性开放,通过自己的判断,做各种有益的尝试,从而过一种创造性的生活,他就可以不断地发展自身的存在感,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也就趋向于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

人必须不断地鼓励自己、督促自己,使自我核心趋于成熟,这就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一种生存的勇气,没有它,人就无法确立自己的自我,更不能实现自我。

勇气来自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他的尊严感和自尊感。一个人若没有勇气,便是因为他太过小看自己。所以,最难迈出的一步是否认那些我们曾经有过的别人的期许、行为惯性。这也是最可怕的一步,因为这意味着要对自己的标准和判断负责。然而,个体必须保持自己的自我,才能参与到社会中去。

当我们逐渐具有了清楚的自我认知,不再被束缚,而是自由地去创造,去实现自我的认知和自我价值,我们就可以成为一个成熟的、积极的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这时,我们的生活之路、创造之路,我们的爱情之路就是开阔而宽广的,我们的生命就是丰富多彩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