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王的人马

1999-01-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陶洁 我有话说

在我的翻译生涯中也有过费尽心血而成效不大的事例。

记得资中筠先生曾经感叹万端,她下了很大的工夫写的学术论文知音不多,而她无心中译的《廊桥遗梦》却引起了哄动。我能体会她的心情,因为在我的翻译生涯中也有过费尽心血而成效不大的事例。80年代我翻译过《雷格泰姆音乐》和《紫颜色》,都是出版社先看中作品再约我翻译的。只有《国王的人马》是我主动要来的任务。这是一本很难译的书。我花了好几年的工夫,下了很大的力气,可惜出版后没有引起任何反响。

其实,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作品。作者罗伯特·佩·华伦是美国诗人、小说家、评论家,还是新批评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跟人合作出版过《理解诗歌》、《理解小说》等风靡五六十年代美国文学界和大学课堂的教材和参考书。他是美国唯一的既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又获得普利策诗歌奖的作家,也是美国国会授予第一个“桂冠诗人”称号的作家,还曾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国王的人马》是他最出色的小说,1946年出版后就获得普利策小说奖,被拍摄成电影,至今已是公认的现代美国文学的经典著作。

《国王的人马》一向被认为是部意义深远的优秀的政治小说。它是以30年代美国南方路易斯安那州州长休伊·朗的沉浮兴衰为基础,有一个可读性很强的故事。朗本是农家子弟,靠刻苦自学当上律师,后来又通过竞选成了州长,还做了国会议员。他掌权后为老百姓做过一些好事,但他又大搞独裁政治,树立自己的绝对统治,正在他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时候,他被一个医生莫名其妙地枪杀了。华伦正是通过一个致力于社会改革但为权力所腐蚀的人物来抨击美国的腐败政治。当前,我们社会里也在不断出现被权力和欲望所腐蚀的人物和事件。在我们大力树正气反腐败的时刻,在作家们对以政治为题材的小说、电视剧和电影十分感兴趣的时候,这部反映美国现实的政治小说似乎也可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

这部小说在手法上也不同一般。它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其中实际上有两个故事,叙述者杰克和州长威利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使人难以确定哪一个是真正的主人公。华伦通过威利表现了一个勇于跟贪官污吏进行斗争的正直的青年如何蜕化变质,成为只有权欲观念的政客,最后做了政治的牺牲品;他又通过杰克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终于摆脱虚无主义思想,承担起自己在社会中的道德责任的故事来说明人必须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从这一点来看,《国王的人马》又是一部寓意深刻的伦理小说和哲学小说。更加奇妙的是,华伦还创造了一个故事中的故事来点明主题。所有的故事都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而且还十分感人。不仅如此,书中还有许多无法在此一一列举的能使人耳目一新的手法和技巧。我们的作家似乎很愿意吸收现代主义或后现代的手法。其实,《国王的人马》是一本无论在内容和技巧上都值得模仿和借鉴的好书。

1982年我开始翻译这部小说时考虑过版权问题,曾托一位美国朋友找过华伦,告诉他我们的出版社不一定买得起此书的版权,但中译本可以为他赢得很多中国读者。后来,这位朋友答复我,华伦同意我翻译《国王的人马》,不但不要我买版权,而且还说他很高兴中国读者对他的小说感兴趣。可惜,中译本出版时正赶上反对自由化,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工作处于低潮,印数还不到3000册。现在,《雷格泰姆音乐》有了新译本,《紫颜色》也由译林出版社买了版权,收入《当代外国文学丛书》,有了第二次出版的机会。只有《国王的人马》无声无臭,至今还是一颗被尘封的明珠。仔细琢磨,恐怕还是因为宣传得不够。现在,什么东西都需要包装,都需要广告,小说恐怕也不能例外。为此,我写了这篇小文章,希望能得到一点反响。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9月23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宣传中心指导,陕西省委网信办、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联合主办的“合规经营 诚信纳税——看税收走基层”主题网评活动在陕西西安启动。【详细】

      在未来发展中,通过激发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潜能,扩大市场准入空间,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强化规则标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完善营商环境与监管制度体系建设等举措,服务贸易将有效赋能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奠定坚实基础。【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