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协商建国”,又是“1948-1949中国党派政治日志”,那便是地地道道的“政治题材”了。但读罢这部近30万字的作品,不仅不感到枯燥,反而觉得很有味道,或很能激活联想,甚至感到应该感谢作者的挖掘与写作:这一截历史被掩埋了是很可惜的。
出于各种历史原因,也因了我自身的孤陋寡闻,对于这一截“协商建国”的历史——一截颇为开明、颇为民主、也很得民心的历史,似乎有点儿知道,但知道的,也就是一些皮毛或一些堂而皇之的概念,至于内幕,肯定是不明不白的,也无从明白。实际上,这是一截底蕴丰厚、且又耐人寻味的历史,也是一截极具启示性的历史——既值得政治家们认真解读,也值得关心国家大事或兴趣于政坛秘闻的老百姓细细品味。无论是对谁,也无论是选择何种角度:是经验还是教训,《协商建国》(郝在今著,人民文学出版社)这部作品所揭示的事实及过程,特别是其中的内含或寓意指向,无疑要比“打天下”或摧毁腐败政体显得更为意义重大,因为它涉及到一种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以及共和国诞生之后的命运。而报告文学作家的使命,便在于一丝不苟地拂去岁月的尘埃,并以审慎的态度擦亮历史,或能起到拉开历史大幕的作用,让读者看到或感受到台前台后的各种“表演”。应该说,《协商建国》的作者没有辜负这一历史使命——从“五一口号”的提出到“军事南下,政治北上”,从犹豫彷徨到毅然决然,从“恩仇似海”到“热血交融”,从共产党的“接送”到国民党的“截杀”,从计议国旗国歌国徽等到政治协商会议的隆重召开……在这历史的转折关头,各路民主党派及社会贤达,也就到了不能不作出政治选择的十字路口,而作品之于这些人物的千姿百态的精神状态,尤其是那种置身非常时期的“非常心理”,作出了翔实细微逼真生动的描写或讲述,从而让人从一种特殊的角度,感受到了彼时彼刻的历史潮流的涌动及无可阻挡,也感受到了黑暗独裁势力是怎样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退却与溃败的。不能不承认,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民心所向的黄金时期——就“民主”或“政治协商”而言,其中隐含着不少令今人回味与掂量的东西。可以说,若要真正认识当代中国,这一截历史是不能不读的。从昨天到今天,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现象或变动,都不可能是突然发生的,冥冥之中总有一种被称为“质”的因素,制约着或牵扯着历史的前行。历史是不会断裂的,它的强大惯性往往让人目瞪口呆。我想,《协商建国》所描写与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种富有辩证意味的“历史”。
读这部作品,或许会使有的读者“爱不释手”,但更重要的,则在于作品可以使我们打开视野、增长见识,或于品读之中收获一些其他历史题材作品中收获不到的启迪。实事求是地说,这是一部既“好看”又“耐读”的报告文学作品。当然,其中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作品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秘闻”或“掌故”之类,而是在于叙述的得当与描写或讲述的可靠性(即文本的“非虚构性”)。其实,历史本身就极富有戏剧性,只要采访、调查或对资料的甄别核实工作做得扎实细致耐心,作品的描写或讲述也就必然地走向生动。譬如,周恩来与李济深的旧怨新恩,毛泽东、林彪与傅作义的关系;又如周恩来月夜追屈武,张澜、罗隆基在国民党的追杀下被“逼上梁山”……都是无须虚构或“合理想象”的精彩“故事”。而在叙述形态上,作品选择同一时间中的不同空间或不同事态的传达方式,而这种基于“日志”的蒙太奇式的描写或讲述,也有效地强化了作品的可信性。不难感觉到,这虽是一部讴歌类型的报告文学作品,但其中的表述并没有流于平庸的“歌功颂德”,而是放开视野,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过程的如实揭示:倾向是一种事实,但把历史的事实摆到读者面前,并让读者细细品读或思考,也同样是一种事实;或者说,“协商建国”也罢,“党派政治日志”也罢,实事求是是这部作品的一种基本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