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呼唤书业中盘的崛起

2000-03-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刘堤地 我有话说

历史地看,自办发行功不可没。不仅许多出版社依靠自办发行获得了新生,而且自办发行客观上激活了图书市场。尽管如此,自办发行不过是历史的怪胎,书业中盘的崛起才应是历史的必然。从不久前举行的200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来看,我感觉图书发行体制和格局正在慢慢蜕变。那就是出版社自办发行日渐式微,大家又开始借重中盘了。

近年来,中盘是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从福建邮政公开介入发行,到北京几家大型民营书店联合组成的广域图书发行中心的风波;从上海街头书报亭的全面铺开,到一家家发行联合体的成立……中盘已初显再度崛起之势。在这次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新闻出版署直属出版社发行联合体展开宣传攻势,其发展态势令人瞩目。这表明,在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中央级大杜也开始注重整合发行,联合起来促进图书销售和市场开拓了。

作为一名发行人员,我对中盘崛起持无保留的赞成态度。从我们湖南科技出版社的情况来看,自办发行所占比例超过70%,占绝对优势。历史地看,自办发行功劳很大,不少出版社依靠自办发行获得了新生,自办发行也激活了新华书店和图书市场。但我还是认为自办发行不具有光明的前途。主要的理由有三条:一是自办发行使得出版社付出了很大精力,造成机构重复设置和资源浪费;二是自办发行也许能够做到点上铺开,但很难保证面的覆盖;三是新书出版周期越来越短,生活实用类图书期刊化倾向日渐显现,出版社自办发行将日益力不从心。前一段时间以来,湖南省局下属的几家出版社联合组队走访了鄂、豫、苏、鲁等地书店,效果很好,书店也非常欢迎。书店其实并不愿同一家家出版社直接打交道,而更喜欢只与中盘接触。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国尚无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区域覆盖的实力强大的书业中盘。尽管如此,自办发行不过是历史的怪胎,而中盘崛起则是历史的必然。

建设书业中盘,一方面包括物流、信息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包括诸如信用等的软件建设。特别重要的是,现在的地方保护、行政干预的状况必须改变,否则书业中盘就无从发展,全国统一的市场就不能形成。图书流通不能畅通,就会阻碍出版业水平的提高。中国有望于今年加入WTO,到时势必打破国内图书贸易中积蔽甚深的行政区划壁垒,这将为书业中盘的崛起提供极佳的机遇。

目前出版社应该加快探索步伐,着力开发新的发行渠道。去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发行方面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将原来的发行科一分为二,进行分片目标管理,以增强发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提高发行人员的素质,目前出版社三个发行科长有两个是研究生学历;三是成立直销科,加强邮购和填补上门直销的空白点;四是准备开办网上书店并借助网络这个新兴媒体进行宣传营销。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作为历经千百年积淀且传承至今的民族美德,孝亲敬老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突出优势,也是将人口老龄化世纪挑战转化为新发展机遇的有利条件。【详细】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光明网联合推出“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党校公开课第十四季)专题视频。【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