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黄鹤楼志》简评

2000-03-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王丽英 我有话说

1999年10月,《黄鹤楼志》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黄鹤楼志》的面世,最终圆了人们“为名楼修名志”的梦,也使得江南三大名楼的修志活动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黄鹤楼志》在体例上堪称完备,同时在符合志书编纂规范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全书分为序、凡例、正文,后附双目录(参考文献目录、图片目录)及双索引(人名索引、景物索引)。正文部分共十章三十七节,概述了黄鹤楼的文化意义,回顾了古楼的兴废,实录了今楼的修建过程,描画了美不胜收的园林胜景,介绍了配套的旅游服务,追溯了古今中外名人的游踪,精选了历代存世的诗词歌赋与楹联书画,收集了优美动人的轶闻传说,记载了建楼1700多年来的大事。

值得注意的是全书后面所附的双目录与双索引,它们为世人在使用《黄鹤搂志》时查阅有关资料提供了便捷之径。尤其是双索引的设立,实是《黄鹤楼志》的一项创举。众所周知,旧方志是不设索引的,故而人们很难从卷帙浩繁的志书中迅速地搜索出所需的资料。《黄鹤楼志》是到目前为止收集有关黄鹤楼的资料最为全面的一本书。它从古至今,由中而外,引征了大量资料,举凡历代典籍、近代报刊、库存档案、政府文件等等,无不在搜罗之列。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2025年,光明网策划推出“理响中国·薪火‘燃’青春”系列融媒体报道。【详细】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领作用,将其内在优势充分转化为催生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动能,需要以前瞻性、系统性的战略谋划为先导,整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一个多主体、多要素协同发力,充满创造力、活力和竞争力的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