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的发展伴随着文明的进程,改革开放20年后的今天,大概已经没有一个出版社再以作家的恩人自居了。创作是一个精神性的活动,出版却是一个商业性的运作,作家和出版社之间的关系如何?作家们怎样看待出版社呢?
李国文喜欢的是几个大的文学类出版社,像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十月出版社。印象最深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因为他的第一部长篇《冬天里的春天》是在韦君宜主持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发行了40万册,其他作品《危楼纪事》(上海文艺出版社)、《花园街5号》(十月出版社)、《没意思的故事》(浙江文艺出版社)、《重新评点〈三国演义〉》(漓江出版社)和出版社的合作,都给作者留下良好记忆,认为这些社是负责任的,平等的。李国文说:新时期文学20年来的繁荣,期刊和出版社做出了很大贡献,和作家同命运、共风雨,甚至比作家个人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在发表和出版有争议的作品、突破禁区的作品、冲破禁锢方面比作家更有勇气。当然出版社也是敏感之地,有经济指标和社会效益双重压力,目前炒作太甚,误导读者。文学出版销售不好,出版社应该加以思考,现在能抓住作家的是出版社,而不是别的。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出版社也应该有长远打算,对作家有规划,有组织。出版社现在的机制不符合产业化、商业化的机制,如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冯骥才欣赏的出版社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和三联书店。他认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个名牌,有权威,虽然老气横秋,但很大度,编辑有经验,能选出最好的作品。作家出版社有生气,善于创造畅销书,很会利用市场,是出版界的新兴贵族。上海文艺出版社很宽容,注重艺术性,有出版传统,有眼光,只是近年节奏慢了一点。三联书店虽然不出当代作家作品,但它给作家提供了开阔的视野,非常有品位。百花文艺出版社兢兢业业致力于散文,有很好的编辑,出版的作品有别的出版社触角伸不到的地方。出版业竞争太厉害了,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立住。现在出版社越来越代替了评论界,评论越来越弱,有学术的评论不多,有很多文学作品,但理不出思路,看不出轮廓,评论家为商业操作卖力,好书又被淹没,有些评论家追逐新名词。出版社应该和批评界联合,在读者中建立威信,不仅卖得好,还要和评论家的学术连在一起。国外出版社的研讨会就很有学术水准,常请作家去宣讲作品,和读者沟通。国内出版社少有这种举动,书卖完了就完了,一阵儿一阵儿的。
残雪喜欢的出版社有上海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她表示最欣赏上海文艺出版社,质量高,错别字少,注重品位。和国外出版社相比,残雪认为国内出版社眼光差,只盯着畅销书,不敢做纯文学的书,长销书少,质量、设计差,错别字多,发行办法少,宣传不够。而国外出版社对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宣传,有文学期刊、专门的作者,专门出高雅的书对读者起引导作用。
赵玫欣赏的是作家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漓江出版社。赵玫说:我的第一本书是作家出版社出的,所以有感情,作家出版社曾出过很多文学的、有品位的书。《朗园》、《我们家族的女人》、《一本打开的书》都是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的,市场很好,和安波舜是老朋友了。上海译文出版社,我太喜欢它了,《外国文艺》我一直订阅,在现在译作越来越多,越来越滥的情况下,上海译文社这些年来相对讲究、审慎,比较前卫,对世界文学都有观照。我比较喜欢看外国文学作品,漓江出版社出版的诺贝尔奖作家系列,奠定了它的基础。目前国内出版社越来越多,我的作品也越出越杂,以前相对集中。而美国的“兰登书屋”、法国的“午夜文丛”出版作品就很集中,如福克纳的所有作品都是由“兰登书屋”出,“新小说派”的所有作品都是由“午夜文丛”出。国外的出版社和作家的关系是彼此长年默契的结果,彼此了解和信任的关系,出版社和作家签约,一签就是好几年。国内出版社对作家的成长没有了解和思索,作家对出版社还不是特别信任,比如版权的问题,一定要谈起印数,起价多少,这是一次性的关系。国外不谈起印数。选择出版社一定要选择发行渠道好的出版社,销售这一因素已越来越为作家所考虑。书是否出得好看、精美,责任编辑起很大作用,一定要和懂行、敬业的编辑合作。上海出版业有传统,职业化的程度高,守规矩、敬业,上海古籍出版社给我留下良好印象,是严格的版税制。
李杭育说好多年没有和出版社打交道了,以往的感觉是人民文学出版社、花城出版社不错。他认为国内出版社最大的问题是短期行为过多,出版社需要近期获利,最好第一版就获利,而出版资源是不能容忍短期行为的,优秀的图书是发挥长远作用的。中国还没有多少出版资源,像鲁迅是可以一直出版下去的,但这样的资源太少了。对新生事物敏感是应该的,如电子出版物出得很多很花哨,但这和文化积累无关,国内出版社还不成熟,宣传味道太重,愚弄读者居多。
陈染不愿点具体出版社孰好孰差,但她本人在出版社工作,认为近年来图书市场比较活跃,图书的商品意识强是利弊各半的事,这种现状比起原来僵化的状态要好,但现在商品意识过强了,卖书就像卖面包、卖水果一样,什么好卖卖什么,捞一笔是一笔,炒一把就过去了。这还是属于过渡时期,不应该永久是这样,出版者不能老跟着读者跑,要有承担意识,有文化上的忧患意识,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
邱华栋喜欢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华艺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漓江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认为这些出版社推动了当代文学的发展,在出版越来越商品化的今天,这些社还比较识货,有宣传意识,值得作家信赖。但是,邱华栋说,现在出版的市场化远远不够,出版环境不好,国内出版社的眼光和机制都不够好,不能买断一个作家,签长期合同,用30年或40年的时间推一个作家,好的作家是生长的。西方的职业作家一生都在写作,有书就被出版社盯上,或预付稿费。支持一个人变成职业写手是挺简单的事,不是经济实力达不到的问题。
作家和出版社之间目前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关系,有些作家婉拒谈论这个话题。接受采访的作家大多是以出版过自己的作品、直接打过交道、看过这些出版社出版的作品而发表的看法,虽然每个人从自己的角度所谈互有不同,但归纳起来,有几点是比较相似的:对几个大的、老的文学类出版社的认同感;对上海出版业的职业化程度的肯定;希望和出版社之间是长期合作的、稳定的关系,甚至被买断和独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