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书刊拍卖古籍善本受青睐

2000-11-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记者 李萍 我有话说

本报讯 11月4-7日,中国书店北京海王村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中鸿信国际拍卖公司、中国荣宝拍卖有限公司、太平洋拍卖公司、万隆拍卖公司、中国嘉德相继在京举行“2000年秋季书刊资料拍卖会”。各家卖主的书刊资料内容丰富、版本种类较多,既有珍贵的古籍善本,又有各个朝代的抄本写本,还有清朝、民国时期朱、墨拓的各类碑帖片以及诰封、奏折、旧照片、地图等。预展时早就被海内外收藏者看好的重点拍品和项目,纷纷成为竞标热点,并创下许多新的成交纪录。

11月5日,北京海王村拍卖有限责任公司落槌,其中拍品共有261件,成交171件,成交率为65.52%,成交总额199.31万元(不含佣金)。据海王村彭震尧经理介绍,这次拍卖会还比较成功,如编号为82号明代印本的《战国策》,以3万元起拍,经过现场收藏家和不在场的收藏家竞争,最后是不在场的收藏家电话委托以9万元成交;第一次露面在拍卖会会场最小的古籍刻本《幻园诗韵》,来自清咸丰年间,高仅5.5厘米,宽不超过4厘米,厚不足1厘米,因其极度罕见,也以1万元成交。

彭经理称,这次拍卖会古籍善本仍然受青睐,因为人们越来越认为,古籍善本不但有收藏价值,更具有爱国教育和历史教育的价值,如1900年到1901年八国联军之一——日本侵略军占据北京后颁发的《门牌》两张和一册写于1901年的《辛丑日记》等,《门牌》为日本侵略军占据北京东城菊儿胡同后所颁发,实为一部殖民统治户籍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经过改造的菊儿胡同已成为北京市居民住房小康的代表,更激发青少年不忘国耻。彭经理说,参与这次拍卖盛会有五、六家拍卖公司,说明书刊拍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也表明书刊拍卖市场大有潜力可挖,这样竞争更有利于促进书刊拍卖市场的发展。

中鸿信国际拍卖公司是最早落槌的(11月4日),拍卖书画共有352件,成交率为58%,成交额为394.57万元,拍卖最高价是编号为59号齐白石的《松鹰图》,以38.5万元成交。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改革任务,并对文化建设作出专题部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了全面指引和根本遵循。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经核实,此为固定搭配),贯彻落实全会有关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全面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和支撑作用。【详细】

      【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