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普通编辑,出了许多保健书。论资格学历,我既不是医学院毕业,又没有从医经验。可是,我经常找医生约稿,探讨有关医道的问题。
我找上医生作者缘出于:让千千万万人都能享受最好的“专家门诊”,让好医名医精湛的医技通过图书方式进行传播。我的设想得到医生们的支持和赞同。他们说,医疗制度的改革,每个人的福利有限了,想用好这笔费用又要请到好医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普及医疗知识就是当务之急,写医疗保健的普及读物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所以,他们都非常乐意地接受了约稿。
当编辑的我,面对市场上铺天盖地的医书名作,考虑最多的是区别雷同,我对医生作者提出了不同寻常的写作要求。也正因为我不是医科出身,医生作者对于我的“小儿科”水平表示了极大的宽容和鼓励。于是我站在病人的立场上想问题,挖空心思地把可以想到的问题都提了出来,不断地“求医问药”。然后,医生作者根据“病人”编辑的要求,写了一本又一本非常对大众胃口的保健书。现在,已经有好几本贴近百姓生活的医疗保健图书出版了,《如何发现疾病信号》、《如何摆脱精神困惑》、《中药外治法》等等都是这些专家写的;还有使自身强健的《甩手捏指足诊保健功》及生活保健的《肤容仪表话健康》(即将出版)等等。都很别致,有特色。出版社已将这些书组成丛书系列推出,冠名为“自养自疗自救自助保健丛书”。说明这些图书都非常的简明通俗。果然,图书上市后蛮有吸引力的,老百姓看得懂觉得很实惠,医生的案头上竟也放了一本用于诊疗时的参考。这种带自助性的图书,它的长处怎么比喻呢?——好比是琳琅满目的“超市”,你需要什么,就有什么。特别对缺乏医药知识的人来说,随手翻翻,一定能看出名堂,至少可以减少你就医的盲目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延误病情和滥服药物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你对疾病的判断和识别能力。
这些医生作者还继续在写书。出了《中药外治法》接下来要推出的是方便安全、疗效确凿的中药内治及饮食调理类的图书;出了《如何发现疾病信号》,接下来有关病人的家庭护理、如何防止生活中的有毒物等等也将出版。配合全民医保制度的出台,让大众多长自我保健的知识,让病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