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俚语词典是否该有“荤词”

2001-07-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记者 舒晋瑜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 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词典《最新中国俚语》因收录了粗话、脏话引起争议,读者对俚语词典是否该有“荤词”提出质疑;海南出版社的《网络词典》以及已于今年6月中旬问世、中国经济出版社编选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因将新兴的语言现象作为对象编纂词典,也有人对此能否推动语言发展表示怀疑。

编选词典为何频起争议?将民间及新兴语言编入词典到底有无价值?《最新中国俚语》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为各种“俚语”提供了解释和造句。反对者称,俚语表现了语言的多样性,收集俚语的辞书是学习的工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出版者要自觉做文明的倡导者,否则容易误导青少年。而且地方色彩的粗话,并不广泛传播,也不为人所知,这样通过工具书传播,反而会误人子弟。本书的主编之一李淑娟说,编辑这本书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国内外读者的需要,为他们学习、研究、掌握俚语提供参考。“外国人在中国都会对当地的俚语感兴趣,这也是他们交流和学习民族文化的手段。每个国家都有大众语言,国外都有俚语词典,作为工具书,《最新中国俚语》具有出版的价值。关于语言学的发展是约定俗成的,劳动人民的语言为什么不能编入词典呢?俚语应该具有一席之地。俚语中不可避免地有些粗话,我们出版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不存在误导。”李淑娟说,针对书中的脏话没有注明词的性质、中英文解释中性,他们的第二版进行了注释。语言本身是没有禁区的,关键是人们怎么正确地对待。

对于这些争议,商务印书馆的汉语言学家周宏波认为,“俚语词典只是一种语言专科词典,它代表的俗文化,是语言文化的一个方面。它对中国特定群体的语言加以描述,虽然不登大雅之堂,却也有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间。不能因为该书如实地收录了一些‘荤词’就加以封杀,因为社会中这些‘荤词’本来就是存在的。从学术的角度看,这本书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中国经济出版社推出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收词2000条左右,词典既收入了一般性的网络术语,也收入了聊天室常用的较特别的一些词语及常用的外语词缩写等。有人提出将这些肤浅的游戏词汇一本正经地去注释,去出版,客观上对当前急需的规范语言的要求会产生负面影响。编辑苏耀彬说,这本书不是简单的合成,编者都是语言学专家,另外还吸收了几位“老网民”。“中国网络语言”是北京广播学院的一个研究课题,本身是严谨的、规范的。苏耀彬希望该书的出版可以让家长孩子都知道怎么上网,如何上网,上哪些网,避免父母的担心,希望能起到净化、规范网络语言的作用。而且对于少有人关注的语言发展,《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的出版也将是突破口。分为聊天用语、专业术语、计算机语言等,有些黑话就删掉了。他们还将出版《网络语言概论》,对网络语言进行进一步论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