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追梦的巴金

2001-09-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谢 冕 我有话说
要是我的记忆没有错误,这一本《天堂-炼狱-人间》已是陈丹晨关于巴金先生生平历史研究的第三部著作了。他的《巴金评传》写于二十年前。这本书对巴金前半生的事迹写得颇为详尽,但对进入新中国以后的经历未曾详加论述,只用了两个章节(仅占全书七分之一的文字)的篇幅作了交代。作者想弥补这个缺憾,于六年前重写《巴金的梦》,“希望它成为一本比较完备而有一定深度的巴金传记”。

但据作者自述,他想补正先前缺憾的目标,在第二本著作中依然没有实现。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新著的《后记》中,他对第二本书的写作有一番追述:那一次,“当我重写完巴金的前半生后,再要继续写他的后半生时,却又踌躇起来,感到问题多多,困难重重”。他说,“我也因怯懦而深感犹疑”,于是,这部关于巴金先生的第二本传记,仍然只写了他的前半生。作者再一次为此留下了遗憾。

久远的追求只是在这第三次的写作中才得到实现。所以,他把现在出版的这本书加上了“《巴金的梦-续篇》”的副题。作为读者,我祝贺陈丹晨最后的成功,同时又对这种写作的难以预料的艰辛,不免心生感慨。

巴金的前半生好写,巴金的后半生难写。在前半生中,巴金身处国难频仍的岁月,面对社会的动荡,生民的流离失所,他也有满腔的悲愤和抗议。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些旧日社会的被奴役和被损害的经历和故事,写起来尚且不难,而面对我们通常说的新时代、新生活、新经历,写起来却难了,究竟是何原因?这也许就是关于巴金三本著作的这位作者,一而再地把笔踌躇,难以下笔也难以卒篇的症结所在吧!

文学是诱人梦想的。因为人世有许多的缺憾,需要文学的梦去充填或“实现”它。不想做梦或不会做梦的人,不是真正的文学家。巴金一生都在做梦。他追求的是理想的、美好的梦境。把梦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连接起来的是信仰,巴金是一位有信仰的作家。梦想给他快乐,梦想也令他痛苦。作为一个文学家,他毕生的成就和挫折都和这种梦境有关。

但梦又是虚幻的。实现梦想倚赖的是真实的我的实践。20世纪前半期,中国在噩梦中,现实的苦难使美好的梦想成为天边的虹霓,它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悬浮。那时,理想与现实同样地渺茫,彻底的无望没有成为创作上的障碍。现实中的苦难无边,而梦中的世界依然灿烂地在前边导引。人们需要的是漫长的等待。从道理上说,现实与梦想并没有构成不可忍受的矛盾。

20世纪后半期,巴金终于在长久的期待中,看到理想的曙光的降临。梦想与现实在他的一相情愿的想象中得到重叠。他热爱他此刻所面临的一切,真诚地做着他的天堂之梦,梦想过要在人间建立天堂。但那毕竟仍是虚幻的。他从绚烂的梦境一下子跌到了炼狱之中。在经历了屈辱与苦难之后,他满身伤痕地回到了人间。在人间,他做着切切实实的人间之梦,例如,他写《随想录》,他忏悔自己,他建议建立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尽管他依然意气如虹,可是,他也已走到了人生的晚景。这是追梦的巴金的人生悲剧。

陈丹晨写的,其实就是这样的巴金悲剧史。他原先感到踌躇和犹疑的,正是面对这个矛盾重重的巴金的悲剧,深恐对他“伤害”而产生的“怯懦”。我此刻要祝贺作者的是,他终于获得了“说真话”的勇气——不为尊者讳。

就这样,一个伟大而有弱点、成熟却又天真、真实而又平凡的巴金站在了我们的面前。这是写过批判胡风文章的巴金,陈丹晨对此写道:“这是巴金人生道路上一次重大的坠失和对自己信念的背叛”;这是迫于压力在报端发表“反右”文章和在会上发言揭发“右派”的巴金,对此,陈丹晨也有不留情面的言说:“他不能不扔掉独立思考、大胆、为真理而敢想敢说——违背自己的信念,走上一条苦难的泥泞的路”。巴金几次想重振雄风,把《激流三部曲》的续篇《群》写出来。但他犹豫再三,顾虑重重,认为“若照从前的计划写出来,一定会犯错误”,终于使这一计划成为泡影。

陈丹晨不仅不回避巴金的人生遗憾,而且深入探讨他在20世纪后半叶的创作不及前期的根源。他例举从最早写《灭亡》,到写最后一部长篇《寒夜》的巴金的创作经验之后,十分尖锐地指出,这样一些经验今天已完全不再出现,“他的艺术思维的翅膀已被折断,不会自由飞翔了,作品也就不再是富有激情、灵气、和神韵了。”

但不论怎么说,巴金毕竟是巴金。——“梦中的我”越过了生死的界限,将人世的一切都置之度外,去探讨那赤裸裸的真理;“真实的我”对于一切都是十分执着,却又陷在烦琐和苦恼里而不能自拔。他在现实中追梦,他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满身伤痕地跋涉。他有平常人的弱点,他的理想使他轻信,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庭而怯懦。但当他从天上跌进炼狱,经历苦难而重返人间,他的第一声呼喊便是:忏悔!这是巴金的伟大,这是伟大的巴金。这一点,应当感谢陈丹晨的坦诚和勇气,是他的《天堂-炼狱-人间》告诉我们这一切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