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回到文学:对外国文学研究出路的一个探索

2002-02-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宋旭红 我有话说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版

大凡风雅之士,总要读几本外国文学名著在肚子里以增雅趣——然而不过是记得些模糊的人名故事而已;科班出身的文学之士们难免要哂笑之,因为他们从文学史的课堂上看到了这些人物故事经精加工而成的标本,各个造型独特、色泽鲜明,且贴着醒目的标签,很是阔气;但标本毕竟是标本,难道那些从人类最丰富、最敏感、最有创造力的心灵中流淌出来的最深切的生命感受就是这些死板僵硬的、因为已成经典而很难改变的成见吗?难道对文学的研究必须要贴上这样的标签才够专业、够水平吗?

易晓明副教授的近著《意义与形式——英美作家作品风格生成论》即针对欧美文学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僵化教条的弊端有力地提出了上述质疑,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和理论思考走出一条克服上述弊端的崭新的研究思路,并以精彩新颖的个案研究范例佐证之,其可贵的理论创新精神、广阔的学术视野、严肃的治学态度和简洁清新、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无不令人惊喜称赏。

作者从事欧美文学教学与研究十余年,深感该领域几十年来先是受到意识形态话语的严厉钳制、八十年代后又身不由己地跟着理论旋风跑,学科自主性无法真正确立;受其影响,该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一直很可置疑,陈旧者如庸俗社会学批评那样一味地从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中挖掘敷衍作品意义固然已不可取,近些年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种种新潮方法其实往往只是拾了西方文艺理论的牙慧,且多从固有理论立场出发,仅把作品当作理论的实验室或试金石。这些煌煌然贴着眩目标签的方法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那就是:它们忘了文学作品首先是带有作家个人独特生命印记的艺术品,是一个活生生的意义与形式“有机体”,任何一种从固有观念出发的批评,不管它在其着重的方面对作品的阐释有何等深刻,其实已经远离了作品本身;而我们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将意义与形式割裂开来的研究思路,则不啻于对作品浑然天成的艺术魅力的肢解和谋杀。正因如此,作者才在导论中一再强调:“本书不是单向研究作品的‘意义’,也不侧重研究作品的‘形式’,而是研究‘意义’与‘形式’的契合,及其所生成的一种有生命力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描述这种“契合”的有效路径,是遵循现象学方法原则:暂且“悬置”所有的权威成见和他者话语,回到文学,直接进入作品本身。然而,要做到这一点绝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要把那些堂皇的标本还原成活色生香的生活,并在这生活世界中触摸到作品的艺术魅力之源,这不仅需要研究的热情和扎实的功底,还要把自身全部的心性智慧投入到作品中去,在细细咀嚼作品形式之美的同时深味其中隽永的思想内涵。作者显然相当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该著主体部分讨论了华兹华斯、萧伯纳、莎士比亚、夏洛蒂·勃朗特、哈代、海明威、伍尔夫、福克纳等名家,通过解读经典文本揭示完美的文学形式(语言、结构、艺术手法等)和深刻的思想蕴涵是怎样互为召唤、相互生成、并在此过程中彰显出各具个性魅力的艺术风格的。显然,寻找并描述这样的契合,开辟出了被传统“两分法”所荒置的地带,它远比传统的分割论述难度要大,因为它必须始终走在那条契合之线上,稍有偏离即有落入“单一论”的危险。本书字里行间,让人处处感受到作者是在以全部的灵性和感悟力去烛照文学的美境,由此产生了许多新颖深刻的洞见。可以说,全书对每一对象的考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新鲜感。

从自身出发去感受美,并且见证美的生成,这应该才是文学的事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