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学良为自己安排身后事

2002-05-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华文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张学良三次口述历史》一书,披露了张学良三次口述历史的来龙去脉和珍贵花絮。作者窦应泰根据多种途径得到的张学良口述历史的一些内容和张之丙女士提供的一些情况,探究了张学良经历的主要重大事件的基本史实和历史影响以及张学良一生的功过是非,与即将公布的张学良口述历史内容相得益彰。下文是该书节选。 1994年12月25日,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来到了。

此时,张学良和赵一荻已在夏威夷整整住了一年。虽然“绿卡”在闾琳等人的努力下有了眉目,可是,美国移民局仍然坚持要在所有相关资料到齐后,方可批准两位老人在美永久性定居。就在这时候,张闾芳从台湾飞到了夏威夷。

张闾芳是五弟学森的次女,现在仍然住在台北。早从1960年张学良有了些许自由时起,张闾芳就充任了张学良的秘书。今天想不到闾芳会在圣诞节这一天匆匆赶到了。

“大哥,这次闾芳从台湾来,是专程向您祝贺节日的。当然,她还要向您汇报台北那些收藏品将要拍卖的情况。”张学森带着女儿来到临海的希尔顿酒店15层客厅里,在张学良的镀镍轮椅前,父女俩将一束百合花奉献给了老人。

席间,张学森向大哥请示:绿卡现在已有眉目,是否可向外界公开他在美国正式定居的消息。张学良坚决反对公布消息。他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对外我只能说来美国探亲和养病。这其中的原因不仅是绿卡的问题,而是……”他担心的显然是台湾方面从中阻挠。

张闾芳在张学良能否在美定居感到忧心忡忡的时候,首先提出尽快出售台北复兴岗住宅和退租天母公寓的问题。张学良夫妇飞美之前,曾在天母租房一处,为不引起外界的注意和猜测,他们离台时租房始终没敢退租。现在,由侄女张闾芳在台北代为处理。她已将位于台北复兴路70号的老宅出售给一位新加坡巨商。当前最急于解决的是天母房退租的问题。因为那幢空闲的房子每月还要耗去张学良的许多开支。

张闾芳见大爷还在迟疑,就劝他说:“天母的房子虽然迟迟不退,可是仍免不了受到人们的猜测。台湾当局对此也有察觉,因为任何事情的保密总是有限度的。北投旧宅出手以后,已经有人猜测您老人家不回台北了。他们都知道那所老房子您住了30多年,而您又非常恋旧,特别是您第二次来美探亲的消息传开后,凡是聪明的台湾人,都知道您的归宿已定。因为您毕竟是位有思想的政治家啊!”

张学良不以为然地说:“我算什么政治家,我希望所有人都忘记我。我不希望做名人,我所以激流勇退,到这不引人注目的海岛来,就是为了从世界上淡出。可是,为什么台湾还有人盯住我不放呢?”

张闾芳对大爷可谓尽职尽责。早年在台湾时她作为张学良的晚辈和秘书,为解老人的思乡之苦,她曾经亲自到祖国大陆的沈阳拍摄大帅府和抚顺元帅陵照片,以慰藉少帅的拳拳之心。她深知老人恬淡无争的心境,也知道他始终对50年的幽禁生活余悸在心。所以,张闾芳发现大爷仍然不想马上处理天母房产,情知不可强求,遂不再劝。两天后,张闾芳见大爷的心情稍好,决定再谈文物拍卖一事。因为这是她此次专程到夏威夷的主要原因。张学森也决心帮助女儿劝说张学良,尽早将台湾的所有后事都一一办完。

张闾芳告诉张学良:自从他在台北复兴岗的旧宅出手后,许多房内家具都按张学良的意愿,由闾芳分别赠给喜欢收藏张学良物品的朋友了,让他们留作纪念,并没有收一分钱。这些朋友们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没有把这看作是一般的泛泛相赠,都当成无价的文物加以收藏。由于张闾芳知道大爷一生淡泊名利,所以,对那些得到家具和什物的友人们上交的数目可观的台币与美钞,张闾芳都一概谢绝了。但是,对于在台北复兴路70号旧居里保存下来的一批收藏品(都是张学良1947年由内地迁台前所带来的珍贵文物),她却不肯轻易外送他人。

最近,索思比拍卖行正准备拍卖一批贵重文物,并且通过关系设法找到了负责管理张学良旧居的张闾芳。索思比拍卖行希望对张学良将军从前的收藏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拍卖,以期引起拍卖界的震动。

张闾芳对索思比拍卖行的设想与筹划非常赞成。在此之前,大爷张学良在离开台去美前,早已将他从内地带来的数万册图书,无偿捐献给台湾“东海大学”图书馆收藏了。当时,包括闾芳在内的所有亲友都对张学良的捐赠感到震惊。因那批图书是非同一般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仅有孤本和世间罕见的善本书籍,甚至还有当年张学良在贵州幽居时期,费尽气力托人从外边买到的明史书籍。有些则是他和夫人赵一荻在贵州阳明洞油灯下,搜集整理的《明朝野史》和张学良学习《明史》的心得笔记。对于后人来说,那些随同少帅千里迁徙的图书,其价值早已超过了图书的本身。特别是那些留有张学良眉批的书籍,将来完全可以作为近代文物高价出手。可惜的是,张学良却一文不取地悉数捐赠给学校了。

张闾芳认为,现在张家在台北旧居里尚余许多珍藏品。都是她没有舍得轻易外送的珍贵之物。所以,她主张将这批文物交给索思比拍卖行处理。因这批收藏品张学良无意带往美国,而张闾芳又不主张外送于人,张闾芳的考虑是:张学良夫妇晚年将在夏威夷渡过。不仅他们的衣食住行需要钱,而且两位老人也没有治病和养老的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将不能留在身边的文物古董出手换成养老资金,不是两全其美吗?

“公开……拍卖?”但是,信奉基督且又格外虔诚的赵一荻听了张闾芳的话,不由一怔。在她听来这种事情就俨然是一个令人惊愕的童话。张闾芳说:“就是需要拍卖,因为那批东西十分珍贵,白白送人我的心不情愿。拿到美国来也不合适,它们终究是国宝啊。所以它最好应该留在祖国的宝岛上才好。”

张学森也拿不定主意。他只好请大哥来决断。张学良这位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将军,在经过短暂的沉默以后,似乎对侄女的打算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他表态说:“如果确是文物,将它们留在自己的国家里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我总觉得在台北的宅子里早已没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文物的东西了,什么东西值得到索思比拍卖会上去兴师动众呢?”

张闾芳却将一张清理的单子递给张学良。她告诉老人说:“我已为您老人家认真地清点过了,那些早在北平时期就带在身边的古画之中,大多是荣宝斋的珍藏品,那些东西都是您老人家用自己的钱买回来的。像明代画家徐渭的《葡萄图》、陈洪绶的《莲花鸳鸯图》、清代郑板桥、石涛和任伯年等名家的真迹,现在都十分有文物价值。既然您无心收藏,当然可以拿出来换些钱花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再说,现在你们两位老人在夏威夷出钱租用高级公寓,如果手边没有钱用怎么行呢?”

张学森见他大哥和赵一荻对此都踌躇不定,也劝道:“闾芳的话也不无道理,现在你们年纪大了,既然不打算在台湾继续生活,又不想继续收藏那些书画,通过正当的手续将它们易手他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即便台湾当局知道,也是纯属您个人的私事,他们无权干涉。何不就按闾芳的意见去办?”

张学良良久无语。最初他对将自己的收藏品用公开拍卖的方式去换取一笔生活费用的作法,确实难于接受。后来听了张学森父女的劝告,心中渐渐由困惑转为理解。他虽然同意进行拍卖,可是却仍然顾虑重重:“闾芳说得不错,那些收藏大多都是我当年自己出钱从荣宝斋里买来的,可以说是地道的私人财产。按理说将它们卖掉也无可非议,只是用拍卖的方式是否合适?”

由于张学良和赵一荻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所以对文物公开拍卖一事,一时无法接受。张闾芳见不能马上说服老人,只好暂且搁了下来。

夏威夷的冬天温暖如春。但是,张闾芳却无心欣赏大海边的景色,她必须马上赶回台湾去。就在她离开夏威夷的前一天,父亲张学森决定召集所有在美国的亲友开一次家庭会议,讨论一下台北旧居的收藏品如何处理。张闾芳马上赞成,因为家庭会可以劝张学良和赵一荻尽快下定决心。

几天后,张闾瑛和张闾琳两家人,分别从旧金山和洛杉矶赶到夏威夷。当天晚上,亲友们集聚在希尔顿酒店张学良家里,张学森首先将处理台湾旧居收藏品的意见提出来,让大家各抒己见。

张闾芳是位有胆有识的青年女子,她做事果断而干练。她针对大爷对收藏品拍卖迟疑不决的心态,劝解说:“现在不要说在西方国家,就是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每年都在不断举行文物拍卖活动。台湾也是如此,特别是您老人家的名望所赋予那些收藏品的价码,更会让专门经营拍卖行的人深感兴趣。英国索思比拍卖行对我提供的文物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决定专为您的收藏品举行一次专门拍卖活动。他们划出的底价也十分可观。”

张闾芳将索思比拍卖行作出底价的条目交给张学良过目。张学良发现,索思比这样的名牌拍卖行,对他的收藏品都标以重码。其中他收藏的北宋画家谢元所绘的长卷《桃花》,开价在300万至500万新台币。它开创了索思比拍卖行拍卖文物的最高纪录。此外,明代王宠、文征明、陈洪绶、徐渭等名家的书画底价也均在150万至250万台币之间,还有,他的好友张大千生前赠送他的一些作品,也颇受索思比的重视。

张学良手托着索思比开列的文物底价表,对大家说:“我这一辈子从来不看重金钱,更不看重财产。而惟独对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物十分看重。这么多年来,我在蒋先生的秘密幽禁中到处迁徙,丢掉了不少值钱的东西,可是我惟独不敢丢掉那些书画和古董。现在我没有想到会以拍卖的形式来处理这些藏品。现在看来,在人世间,文物也好,画也好,金银玉器也好,它们统统都是身外之物啊!”

张学森和张闾瑛、张闾琳都对张闾芳的意见表示赞同。他们都认为索思比拍卖会不仅能够为两位老人解决晚年的生活之资,而且也可以让张学良那些收藏品找到最好的归宿。赵一荻虽然初时难以接受,现在经过亲友们的一致劝说,她也放弃了原来的主张。

张闾芳见张学良还是一副踌躇难决的神态,决定劝他尽快下定决心。她说:“索思比拍卖活动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可以让这些珍贵的文物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张学良通过侄女的介绍,得知索思比此次文物拍卖早在一个月前就在各地的报刊上发表了消息。东南亚地区都轰动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全世界的各大买主和文物收藏家,都纷纷来电来函与索思比洽谈此事。

“好吧,我同意将文物送到索思比全部拍卖!”张学良经过认真思考以后,最后终于拍板定夺!

当然,这件事对张学良来说,是个特别重要的决定。与其说拍卖文物是处理后事,不如说另有深层的用意:他想通过索思比拍卖文物,对台湾当局进行一次试探,那就是让他们知道拍卖文物,将预示张学良从此不回台湾了。同时也是他在美国定居的消息借此公布。

1995年春天,台北春意盎然。4月10日索思比文物拍卖行正式对外拍卖张学良旧居文物的前几天,远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的大文物收藏家们,就闻风而动地飞到这座城市来。

索思比拍卖行自建立迄今从来也没有经过如此隆重的盛况。台北市的圆山、晶晶和凯悦几家大酒店客员忽然爆满。那些大收藏家们之所以对张学良的文物如此垂青关注,其意义远远超过对那些文物的兴趣本身。因为物以人贵。收藏家们不会不知道张学良的文物,将在数十年后由于张学良这位世界知名的爱国将军而使他曾经在幽禁迁徙中收藏的文物身价百倍。

4月10日开槌那一天,索思比拍卖行万头攒动,座无虚席。除了各地大收藏家云集于此之外,东南亚地区的新闻记者也纷至沓来,拍卖行一时人满为患。他们都为这位东北军少帅首次公开拍卖文物的新闻所动所感,在拍卖的过程中张学良这个近代史中的传奇人物,始终构成所有与会者关注的焦点。会场上气氛十分热烈。竞价的热浪此起彼伏,特别是被张学良收藏历史长达70年的宋朝宫廷御用画家谢元的绢本画作《桃花》,最为引人注目。虽然最初的标价已经很可观(300万至500万),可是最后却在1500万的高价上落棰!这是大出索思比拍卖行意料之外的价目,同时也开创了亚洲文物拍卖价目之先!除此之外,张大千的许多名画也在这次拍卖会上备受青睐。不仅张大千的画质惊人,更主要的是那些画大多上书亲赠张汉卿的题跋,其珍贵的价值非同一般。其中张大千亲赠张学良的画作有《湖山轻舟》、《秋声图》和《水竹幽居》等作,最为抢手!报价数次飚升,求购者争先恐后,唱价声此起彼伏,最后,它们分别被标定为950万、350万和520万台市的高价售出。

索思比拍卖行表示:这是该行有始以来最为轰动的一次专题拍卖,也是该行售出总价最高的一次(总售价达1328955万元,比事前预计的4000万至5300万高出三倍之多)。全球大买家几乎无不出席此次隆重的拍卖会。期间电话投标不断,气氛格外热烈感人。所有的拍卖品207件均被收藏家抢走,而成交的价目往往要比从前的预见价高出三倍以上。有的文物甚至高出五六倍之多,大开了索思比拍卖业的先河,从中不难看出张学良人格的魅力,在感召着世界各地的大文物收藏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