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拒绝“注水书”

2002-07-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我所在的城市,近日举办了首届优秀图书展销会,宣传广告声称参展图书品种繁多,一折起价,这对渴望亲近书之芳泽,却又常常囊中羞涩只能望书兴叹的我辈爱书人不啻天籁之音。

开展当日我早早地去了,只见现场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气氛火爆得就像时下炎威正炽的天气。我的精神大振,颇有引为知音之感,谁又能挡得住书香那经久不散的诱惑呢?及至驻足数个展台前浏览一遍,我发现全部展销图书都是盛装登场的“贵族书”,打开各式各样的盒子,

黄绸之上码放整齐的一本本书“灿烂夺目”。更让我吃惊的是,这些书价格竟一路“高台跳水”了,像某出版社的一套《四书五经》原价1580元,特价130元;一套《唐诗宋词元曲》原价1280元,特价100元;一套《现代辞海》原价1280元,特价100元……上述书全都是彩图版,都是各出版社的正版书,印制也不错。翻翻版权页,大都是2001年前出版的,印数都在5000册左右。如果按现在的折扣推算,也就是一折多一点。据书展工作人员介绍,这次书展是与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合作举办的,展销图书都是库存和积压品种,这次都降到了成本价。

这么多书从北京长途调运到这儿,要花费若干“银子”;当地新华书店要与合作方分享利润,地毯式密集的广告宣传,以及人工工资等,这些加起来自然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诚如那位工作人员所言都降到了成本价,那么他们岂不是瞎子点灯——白费工夫,还蚀了一大把吗?事实上一套1280元的书打折到100元,经销商在刨除各项成本支出后仍有利可图,可见这些书出笼时充盈着怎样的水份了。又是可怜那些爱书人,当初面对高价位不敢问津,如今特价了纷纷慷慨解囊,就像饿坏了肚子的饥民,手头乍有了钱疯狂抢购一样,其实他们自始至终都在被人“涮着”。

既然打折到如此低价位还赚钱,真不知当初出版商是如何“豪气冲天”地定价的?又是如何“堂而皇之”地出笼的?如今大打折扣是否有些“挥刀断臂”的尴尬和伤痛呢?是什么让出版商“虚火”骤升,书价如牛市的股指一气攀升,而不管不顾读者是否买得起,看得起呢?我觉得主要是出版商对市场“号脉”不准,一窝蜂跟风炒作,受短期利益驱动,还有主管部门缺乏有力有效的价格监督机制所致。

然而,市场是无情的。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表明:出版业的库存目前已达到300亿元以上。我相信这300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今天这样的“贵族书”,毕竟图书不是“养在深闺”的“杨家小女”,谁忽视了大众消费水平和读者的承受能力,谁就得咽下这枚苦果,这类图书价格的大幅回归就是市场的真实反应。

图书是一种特殊商品,也有一个经济杠杆调节和市场竞争机制的问题。但不管怎样,书只有被人阅读和接受才有终极意义,才是惟一的归宿。从高价位到大“缩水”,这之间有着巨大的“黑洞”,不能不说是一种价格上的欺诈行为。对此读者的心里亮堂堂的,那些发烧“虚火”旺盛的书长期滞销不动,一旦降温泻“火”后就走近了寻常百姓,足可以印证这点。

净化图书市场,就要拒绝“注水书”,就像拒绝“注水肉”一样,为了人人买得起和读得起书,为了我们心灵的充实和健康,为了构建一个理性而芬芳的书香社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