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女人心灵之镜中的伽利略

2002-08-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高福进 我有话说

记得自我开始进入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无论是区县级的小型图书馆还是像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这样的大型书馆,无论是农村的图书室还是大学里不同风格的图书馆——之时,总会有一个书架吸引着我,那就是陈列着大量名人传记的书架。那里最多的是革命家、军事家或领袖人物的传记,其次是艺术家、科学家这类人物的传记,当然伽利略的名字自然列入其中的。不过这些传记一般都令我感到索然,因为大多数是按照我们的传统和风格写成的,里面都是清一色统一的笔调写就,感觉就是两个字:乏味!

当然,也有一些外国人写的传记是值得一读的,它们大都是客观、公正的描述,最主要的就是人情味十足,资料丰富而生动。最近新出版的《伽利略的女儿——科学、信仰和爱的历史回忆》就是这样的风格。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书中关于亲情的描述,也许西人视之为自然而普通,但我们东方人仍然感觉出那特有的亲情,这种亲情令我们想起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它是客观的,有爱也有怨,这就是西方人描述的风格:把人物的两面全部展现出来,而非我们经常看到我们自己所写的传记——只看到半张脸甚至是“阴阳脸”,这又令我们想到美国人所著的《莫扎特》。回想起大学期间阅读《莫扎特》时的情景,那时由于对音乐的疯狂爱好,平时所买的图书有3/4是关于音乐特别是西方音乐(史)方面的,当在大学一年级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家传记时,就被自己极其崇拜的莫扎特(至今,莫扎特仍然是本人最喜欢的西方音乐家)的故事所深深打动,当“精读”了《莫扎特》后,更是感慨万千,久久难以忘怀。时至今日,回忆当时感受,仍历历在目。回忆起来,感受最深的即是西人传记的两大特点:客观(真实之感)、人性化(生动感人)。

本书即是如此。作者,美国的达娃·索贝尔(国际畅销书《经度》的作者),“一位讲故事的能手”,以其“巧妙剪裁的段落和有强烈情感的故事,让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复活了”(艾伦·莱特曼,《纽约时报书评副刊》)。在其笔下,伽利略似乎与我们的距离突然拉近,而非我们传记中千篇一律的描写——除了科学贡献还是科学贡献的描写。实际上,伽利略是一个有血有肉、现实中活生生的人,他也像常人那样,为了名利而斤斤计较,在将他的著作题献给权贵时也尽情地阿谀奉承,甚至“在宗教法庭对其审讯时被迫低头,违心地认罪……”,等等。

当然,伽利略毕竟是伽利略,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现代物理学——事实上也是整个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语),他的发明和贡献在本书“有关伽利略的大事年表”中有系统的记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这位科学家的应有的地位,他所获得的应有的尊重,以及他在科学界甚至整个人类生活中的巨大影响。

如今伽利略的名字已经不仅仅属于意大利,它应该属于全世界了,这并不完全是因为他的科学成就,而且还由于伽利略本人特别是他的思想与罗马教会的恩恩怨怨。我们从伽利略的女儿———一个极为普通的修女玛丽亚·切莱斯特小姐,一个被其父称为心灵高尚、为人善良的女人——就足以反映出伽利略的才华、勤奋和敏感,以及伽利略与教会的冲突。

正如《今日美国》关于此书的评论所言,作者“达娃·索贝尔回到了17世纪伽利略女儿的时代”,看来她本人似乎一时间“假扮”成玛丽亚·切莱斯特。这位女作家着实是一位极有创造力的作家,怀有对历史的崇敬和讲故事的才能,她神奇地挖掘出这对父女的一封封书信,展现了一个女人心灵之镜中的伽利略,并揭示了令后世好奇而又为之着迷的17世纪意大利的日常生活。这便是本书的妙处所在。

(〖美〗达娃·索贝尔著:《伽利略的女儿——科学、信仰和爱的历史回忆》,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3月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