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注中国科技发展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史》

2002-12-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支振锋 我有话说
李约瑟曾经说过,“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在古代和中世纪科学、技术和医学上的作用,在过去30年间,经历过一场名副其实的新知识和新理解的爆炸。”对我们祖先所创造的光辉璀璨的科技文明的新理解仍不断地增长着,可是,说到作为这种新理解的表现形态和成果时,许多人脱口而出的仍是李约瑟的那套皇皇巨著……

如今,20世纪已经成为我们身后斑斑驳驳的背影,承仰先哲,面对后人,中国科学史界的科学家们再也不能安然,他们奋然而起,于是,我们有了中国人自己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我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上下5000年,辉煌也沉重。

没有一个民族能有这样长远而又连贯的历史,没有一个文明能够如此辉煌而又如此延续,没有一个民族能够在长达数千年里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方面一直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一个,中华民族;只有一个,中华文明。而其中,科技是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秘诀,科技是一个文明能够永葆青春的灵丹,在1840年那我们永远的痛楚之前,我们的科技也与我们的文明同样冠绝寰球。虽然近代的步子我们慢了,但那也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反思。我们的科技文明,仍然是我们的宝库和继续前进的思想资源。因此,它需要我们的总结和梳理。

正如卢嘉锡院士所指出,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蕴藏在汗牛充栋的典籍之中,凝聚于物化了的、丰富多彩的文物之中,融化在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诸多科学技术活动之中,需要花一番功夫去发掘、整理、研究,才能揭示它博大精深的真实面貌。为此,中国的学者们穷尽了智慧,发表了数百种的专著和数以万计的论文,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审视角度,对其做了大量的、精到的阐述。然而,很久以来,我们却一直没有自己的一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是有的,而且佳作颇现,让人高兴也让人惭愧。其中李约瑟(J Needham)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享誉全球,在中国也几乎是众所皆知;日本学者菽内清教授也主编有一套中国科学技术史著作,亦堪称鸿篇巨制。反观自身,让我们惭愧的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有分量的“科学技术史”仍为空白。屈指数来,除了引进的李约瑟著作之外,我们自己的科学史著作也就数本而已。较有影响的如江晓原主编的《简明科学技术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李思孟、宋子良主编的《科学技术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王玉仓著《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以及80年代的几本科技史著作。但这些大部分是为了教材的需要而编写,往往是通论性质,研究并不深入,且多为80年代以后的著作。也正因为如此,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编著一部系统、完整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大型著作,就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工作者们的愿望和奋斗目标。然而,又是历史的误会,我们被远远地抛在了世界的后面,落后于国际同行。但是,科学史家们的努力却是没有停止的,几十年来,无论是人才的培养还是学术的研究,他们无不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们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审时度势,正式开始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编写的筹划,1991年,中科院将之列入“八五”重点课题。在科学出版社的配合下,90年代末,课题成果开始出版,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编修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为什么要有自己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太重要了,卢嘉锡院士认为,它牵涉到一系列的问题: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影响;科学家、发明家的聪明才智、优秀品德及其局限性;科学技术的内部结构与体系特征;科学思想、方法以及科学技术政策、教育、管理的优劣成败;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成败;科学技术的接触、交流与融合;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以及经验教训等等。总之,要回答下列一些问题:中国古代有过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其价值、作用与影响如何?又走过怎样的发展道路?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会这样以及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还要论述中国科学技术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展示出一副真实可靠、有血有肉、发人深思的历史画卷。科学出版社综合出版中心的姚平露先生的认识同样一针见血: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出版,其重要性在学界已经成了共识,国外已经有了至少两套重要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著作。如果我们自己编写不出来自己的科学技术史,上无以对先人,下无以对后世!

不可否认,在领先了近2000年之后,我们落后了。落后的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而其中,最可量化,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科学技术的落后。我们必须作出深刻的反思,而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写,不仅在于梳理我国古代丰富的科技文明成果,更能够促使我们把这种反思推向深入。据了解,这套由卢嘉锡院士担任总主编,由各个学科的资深学者执笔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可谓卷帙浩繁,共达30卷(册),每卷达到60-100万字。分别为:通史类(5卷);分科类19卷;还有工具类6卷等。各卷既相互独立,又成为一个完整体系,既有综合概括性的通论,又有条分缕析的分论,可谓蔚为大观。鉴往可以知今,进步需要总结,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是一部民族进步的进化史,它的目的是,使我们的民族前进的脚步在以后更快、更稳、更矫健!

作为进行时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说到《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写,就不能不提与之休戚与共的科学出版社。姚平露是这套《中国科学技术史》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能参与到这样一部将对中国未来的历史有重要影响的精神构建的宏大工程中,他也深感自豪。

据姚先生介绍,虽然国内很长时期里没有自己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但学术界对我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却是一直没有间断,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学出版社作为专业科技出版社,也一直参与和见证着这一历史工程。

这套由前科学院院长卢嘉锡院士亲自担任主编的著作,原定于2002年底出齐全部的30卷(册),但由于特殊原因,到目前只出了15卷,年底将再出4卷。不管怎样说,我们终于开始将那些一直沉睡在史料中的闪光的科技文明挖掘了出来,对弘扬民族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套我们自己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为母语版本,更能够体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我们科技文明的灿烂。据姚先生介绍,由于最近一系列考古材料的新发现和科技史研究的新进展,再加上书里许多古代试验都又经过作者们重新做过,这套《中国科学技术史》更凸现出其全面性、独特性、真实性和权威性。可是,谈到这部书的发行时,记者得悉,其发行量只在2000册左右。虽然姚先生解释,尽管这其中有宣传不够,有些地方不易购买等原因,但这样的发行数字与我们国家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的庞大数量相比,不能不说是少了点。《中国科学技术史》,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关心。

这套《中国科学技术史》其实只是一部“中国古代科技史”,它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明。中华民族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永不停息的,每天我们都创造着新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个意义上,我们相信,“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写,将永远是进行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