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们需要积极的态度

2003-01-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武彪 我有话说
一个人看出某一社会现象不合理,他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自承无力回天,于是唉声叹气,于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于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一种是想方设法改变现状,这里面又可细分为积极、消极两种态度。态度积极的表现是:弄清不合理现象存在的根源,心底勾画出理想蓝图,此后一切努力均朝这个蓝图逼近;态度消极的表现是:闭眼不看现实发展,不承认问题属前进中的问题,老是哭丧着个脸发牢骚。

近期《中华读书报》上的一篇文章(《史无前例的学生时代》)给人的感觉与后者相似。

文章开篇说——“文革”对当时的成年人来说,也许是一个异常沉重的时代,但对当时的中小学生来说,却是一段非常轻松的时光:没有考试,没有作业,没有升学压力,甚至很少上课;上工厂、下农村、进兵营,什么活动都有;拔麦子、开车床、烧砖窑、挖防空洞,什么活儿都干;趟小溪捞鱼虾、上树林捉知了、骑驴、攻城,什么都玩。每每说起这些童年的经历,总令现在的孩子们羡慕无比,好像看见了天堂。不看后文,这段话给我感觉确实很不痛快。因为反思过那场浩劫的人,提起“文革”,心头不免一阵剧痛。在那个举国皆狂、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非常时期,不管从哪方面讲,需要后辈记取心间的都是教训!不念及此,单以个人的特殊遭遇告诉后辈:“文革”也有“阳光灿烂的日子”;“文革”也有天堂般的生活展现,难免叫人怀疑说话者居心何在!

待仔细看过全文,才知道是我多心啦。

总括全文,原来作者借“称颂”自己在“文革”时期的“幸福童年”,目的是凸显当今中小学生学习状况,其意在阐明这么一个观念: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时代;有什么样的社会要求,就会有什么样的家长期待。

诚然,现如今的中小学生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面对老师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他们所承受的作业之苦、考试之苦、心理压力之苦,放在每一个期盼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富有爱心人士的眼里都会疼在心间。但总不能有感于眼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便扭回头去称颂自己童年的经历,致使“现在的孩子们羡慕无比,好像看见了天堂”吧?不要说这种“幸福时光”存在与否,即便它确实是某些人的童年“专利”,也大可不必沾沾自喜说与现今的青少年。要知道现今的青少年本来就对“文革”异常隔膜,我们再这么来一番“文革”反思,岂不让青少年转身回对“文革”时,满脸困惑、无所适从?

当然我相信文章的作者仅想表达自身对现行教育状况的不满,不存有重新认识“文革”的心思,但正如本文开篇所说,看到不合理、不如意的社会现象,我们须想方设法改变它,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直面,不可消极地冲其指指点点,进而又掉过头去无视“今昔何兮”,一味念叨“当时的月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