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儿市瓜”与“博士才能评教授”

2003-01-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袁津琥 我有话说
近年来,一些学校相继出台了只有博士才能评教授的规定,从而引发一部分人的质疑,也直接导致了赞成者与反对者最近在《中华读书报》上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驳。那么这个规定是否合理呢?我们只要这样想一想:假如某中学出台一项规定,只有初中入校时成绩位列前若干名者才有资格升入高中或只有高中入校时成绩位列前若干名者才有资格升入大学,大家又会作何感想呢?大家是否觉得这种规定有点荒谬呢?在现代社会,学习是一项需终身从事的活动,它不应该有终极的时候,暂时取得一定的学衔,并不意味着将来就能为人类贡献出相应的发明和创造,就像初中入学时成绩好的人不一定能考上好的高中,高中入学时成绩好的人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一样。仅仅因为某些人不是博士,就剥夺别人评职称的权利,这不管是从情理上还是从法理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其实博士也罢,不是博士也罢,关键落实到一点,就是看你能给这个社会贡献什么!我们知道,在世界各国,不少知名学者都没有学衔,但却无碍于他们取得应有的学术荣誉。假如我记忆无误的话,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时,不过仅仅是瑞士专利局的一名小职员。当然有人早说了,你又不是爱因斯坦?你这样说是厚颜无耻。这就牵扯到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的问题或者说是先有造就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再随之产生人才呢;还是人才可以不借助任何外部环境,随便到哪儿都会发光?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吧。明白了这点,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西部留不住人才了。唐朝时,李林甫曾主持过一次科举考试,结果一人也没录取(直接造成杜甫落第)。唐玄宗问为什么?李说:当今太平盛世,野无遗贤。简直是笑话,可能吗?即使现在,恐怕我们谁也不好说:人才都考博了,没考博的都不是人才。那么,让那些本应取得相应学术荣誉和学术地位的人失去他们理应得到的一切,这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损失呢?还是国家的损失呢?

作为已工作了10多年,近年来才迈入高校门槛的一名普通的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说句实话,深觉与社会各行各业相比,高校值得改进、完善之处实在太多、太多。就拿评职称来说,以前是讲资历,几年一迁,急不得也慢不得。现在则是重学历,只要有个博士头衔,就万事大吉。有的博士,从来没有任何著述发表,只凭一本学位论文,评副教授也是他,评教授也是他(当然,当上了教授后,“乌纱帽下好吟诗”,“著述”渐多起来,此又当别论)。至于水平嘛,我在这里不好妄加评断,好在现在各种刊物刊载文章时,都有在“文章屁股”后面标明学衔的惯例。大家自己可以比较一下,那些占尽风光、享受着国家给他们配置的优厚资源的博士们和一些什么都不是甚至是利用业余时间治学的人的文章到底相去几何。

《开元天宝遗事》曾记载这么一件事:唐明皇宴于便殿,酒酣谓(李)白曰:“太后之朝,……任人之道,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唯拣肥大者”。不过,人家是“买瓜”,买不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人家又是“小儿”,要求别人“选瓜”时,超越皮相之见,观察出瓜的“内涵”,未免太苛求了。可作为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在选拔人材这个关系到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上,无论如何也不能像小儿市瓜一样啊。按学衔的高低,确定科研人员参评职称的标准,这是国际上的一项创举,但它却是违背科学规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方便学术官僚的一项不甚明智的规定。如果说,在官场,部长的权力比局长大、局长的权力比处长大,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的话,那么在学界,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博士一定比硕士强?硕士一定比学士学问高?谁也不敢这么说吧。

我常对学生说,有些人学衔虽比我高,我却觉得“彼可取而代也”,有些人学衔比我低,我却觉得“刘?下第,我辈登科,实属厚颜”。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据2002年8月20日《今日早报》报道:2001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1985元,而供养一个本科生一年至少花费8000元。即使如此,也只占教育成本的20%,一些“专家”认为预期目标是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将学生的学费提高到教育成本的50%至60%,还不要说读硕、读博。既然如今教育部门一直是在做“亏本买卖”,招得越多,“亏”得越多,那么,假如别人能自学成材,我们应该是抱着求之不得,感激不尽,大力提倡、积极鼓励的态度,又何必反而要求别人非要读个什么博士呢?唐朝诗人李绅有诗道“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龚自珍也说过“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真不知古人都知道的道理,现在的人反而不知道了,是真不知道,还是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