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学陷落欲望开拔

2003-01-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萧三郎 我有话说

2003年1月,原告别文坛的《漓江》杂志转化为《中外烟酒茶》杂志重出江湖。早年的贵州文学杂志《南风》如今沦落为“爱情杂志”,加之《北京文学》一分为二,在2003年初创刊《中篇小说月报》作为选刊版探索市场,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文学杂志市场的继续低迷。关于文学杂志陷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倒是从文学杂志生存的压力重于随俗的骂名来看,我们更容易理解他们的种种转型。从文学杂志转变为《中外烟酒茶》,我们可以看到杂志业的“欲望”转型。

当然杂志早已经不再是文人能掌控的产业,主办单位的变局和体制外杂志市场运作的日趋成熟,加之大众读者阅读口味的无限扩大,使得文学杂志的操作者只得无言感叹。不要提《人民文学》1980年代发行百万册的豪情,今天的现实是单单养活自己就足够上杂志“光荣榜”。用刻薄者的话说,从文学杂志从良到文化、时尚杂志,你媚俗,人家还不一定买帐呢?

《中外烟酒茶》在封面写上“因为我们有癖,所以我们相交”的字样,所以我称之为“欲望杂志”,可不是,香烟、美酒和品茶,都是从文化产业衍生来的“欲望产业”。好在主持杂志的人知道杂志业界的底线,在发刊词中老实本分而且专业,不像很多常常口出豪言的狂妄传媒人士。试刊号上有阿坚、狗子、王旭锋、余秋雨和杨二车娜姆的文字来助兴,所做的《美女新游戏:码字、玩烟》特辑也正好可以把文学串到欲望:60年代的九丹、70年代的魏微、80年代的春树,其写作不同程度地依赖上香烟。

当然,最重要的香烟、美酒和品茶都有巨大的产业做支撑,而且多是征收消费税的品种,所以我们不能说这种杂志没有未来。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它比更多无所准备而希望切入新闻、文化、时尚等消费文化领域的杂志的认识更清楚,目标更明确,存在的可能性更大。

从存在性上来说,相反,在《中篇小说月报》的创刊号上,被作为重点推出的“普希金秘密日记”其实早已流传坊间,它对读者阅读欲望的“勾引”还未必能算成功。但是被人所诟病的《读书》2003年1月号还是容忍了新鲜和异质东西的出现,颜峻带着《愤青来到新世纪》将此时的“摇滚乐事”搬上了《读书》,这对天天谈论思想史和全球化的杂志至少不是一件坏事。当然如果它继续没有丝毫的阅读欲望和阅读期待,那它也应该被人们所忘记。好在这一期还有吕新雨的文章《解读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让我们看到人间烟火和节日庆典之后的狂欢背后的商业解构。如果说“春节联欢晚会”几乎是每一个人的观看欲望,我想《读书》的选择可算有眼光。

回到文学杂志的变化,在文学杂志纷纷诉诸散文、小说和评论等重点,或者转型为文化、时尚、消费类杂志的时刻,我们不能不说《中外烟酒茶》的尝试并非不是一种前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