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03-01-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韩建民 我有话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这种对文化和学问的认识是颇为深刻的,而且在国内学术界,可谓深入人心,这也是一部分学人追求的幸福生活。而对于科学文化而言,更是贴切不过,我们完全可以驾着读书、走路这个两轮马车,遍游科学文化的山山水水。本套“科学文化之旅丛书”正是沿这一思路展开的,在第一批的两种图书中,被请出的是两位在科学文化界颇具声望且拥有广泛读者的著名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江晓原教授和清华大学刘兵教授。此两书的出版,只是为“科学文化之旅”丛书奠定一个基础,因为沿着读书、走路的思路,在科学文化图书出版方面将大有可为。

“科学文化之旅”丛书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在科学文化出版方面的进一步探索,继续实践我们的科普出版理念,在公众和科学之间搭起一座新的桥梁。

对科学传播和公众理解科学而言,科学可从三个层面展开:

一是构成实证的知识体系。

二是以观察和实验为背景的人类活动(科学人文)。

三是以兴趣和美学为基础的对科学的享受和欣赏。

诚然,随着传播梯次的扩展,科学硬知识的密度有所降低,但科学的丰富内涵和巨大乐趣会随之展现,科学的亲和力会越来越大。那么作为一般公众到底应该和科学有怎样的关系?对此有必要深入探讨。

我们认为,科学之于公众,应该像读书和旅行一样,进入欣赏和快乐的层面。也许有人会问,这不把科学过于简单化了?事实上,只有这样科学才能真正进入公众精神生活。

记得一位模特传记自白这样写道“如果你欣赏了我的肉体,请你再享用我的心灵!肉体可能会给你带来声色享受,但我的心灵会让你终生激动!”科学其实很像一位美丽女郎,人们常常过分关心它的知识和物质层面,而忽略了它的精神价值。让公众理解科学,首先要让公众走近科学,如果我们总把科学打扮成一个板起面孔的妇人,谁愿意走近她?只能敬而远之。因此我们极力倡导一些新的科学传播理念和方式,尽管这些理念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坚信,许多年后科学终究会改变“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况,一个充满生机的科学传播体系终将形成。

读书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享受。谁不渴望窗外细雨氵蒙氵蒙,屋内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情景?谁都想透过一行行文字,去寻找那个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伟大的真理身影;谁都想沉浸书海,体验幸福,感受激情;更希望通过读书反思前尘,瞩望来路!

江晓原教授的《年年岁岁一床书——红尘中的科学文化阅读》,也许正好能为读者朋友提供这样一幅图景。面对近年出版的若干好书,你苦于时间有限而不能全读,那么好吧!请与江老师一起前行。全书对近年来国内出版的几十种科学文化类作品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和点评,涉及到文学、艺术、科学史、性学、科学传播等各个方面。阅读此书,真有点像行使在上海的地铁里,经历一片片模糊,很快又迎来一处处光明;既不失理性和秩序,也随处可见灵性和生动。

而读刘兵教授的《剑桥流水——英国学术游记》,既能体验大不列颠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带你思考这群位于欧洲西北外海的列岛为何对世界科学与文化产生了如此重要的影响;更能通过精美图文,体验世界著名大学剑桥的真实和伟大,几能听到剑桥的潺潺水声。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没有食物和水,人们的物质生活将难以为继;而没有读书和旅行,你将失去多少幸福和灵悟!希望这套“科学文化之旅丛书”能像一支正在燃烧的小蜡烛,陪伴你若干个寂静而温馨的夜晚,使你在轻松的阅读中找到科学的乐趣,在愉快的旅行中悟出文化的真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