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曲古琴傩戏《格萨尔王》都有救了

2003-01-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本报讯 昆曲告急!古琴告急!傩戏告急!《格萨尔王》正濒临消失!正当我们每年拨出大量专款保护长城、故宫、大熊猫等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时,却没有注意到,另一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却与我们的民族智慧和灵魂血脉相承、保留着我们最纯粹最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的精神财富正迅速离我们远去。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和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京落下帷幕,我国大规模“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启动在即,当世界的目光投向文化遗产最为丰厚的国家之一中国时,“国人却还不自知”。去年,中国昆曲和日本能乐同时被列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消息传来,日本举国欢庆,奔走相告,而我国国内则反应淡薄。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文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法掩饰焦虑。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即是指人类口传心授的,诸如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游戏、宗教仪式、服饰、工艺、建筑等有突出价值并曾广为流传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作,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空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世界各国的重要文化遗产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有的濒临消失。而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因为形态的特殊性,生存环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尤其对于我国这样文化遗存丰厚但迅速走向现代化、城镇化的国家来说,一切显得有些触目惊心。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王子初提到,居中国传统文化“琴棋书画”首位的、始终代表中国文人怡情养性、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琴乐,现在人们能完整演奏的,估计只近两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则提及自己的亲身感受,陕北黄土高原的民俗剪纸,80年代还是铺天盖地,今年他再去时已经近于完全消失。他痛心地说到,我们不能眼看着6亿妇女传承几千年的文化艺术就这样消失了。

王副院长呼吁社会各界对正在发生的文化断裂给予重视。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包含了更多随时代迁移与变革而被人们忽视或忘却的文化记忆,只有唤醒这些记忆,才可能真正懂得人类文化整体的内涵与意义,文化的延续发展需要一个民族的“根”,文化创新的高度往往取决于对传统文化遗产发掘的深度。这些积淀了千年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的东西一旦消失,人类的损失无可挽回。如广为流传的经典民族乐曲《二泉映月》就是艺术研究院的同志建国初期到阿炳处用极简陋的钢丝录音机录制而得,第二年阿炳即去世。

目前,“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已正式启动。据王副院长介绍,准备用5年时间组织该院专家和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广泛参与,分阶段在全国开展全面“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普查,全面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构造及传承关系研究》、《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未来文化研究》、《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文化现象研究》等多套大型丛书的研究编撰工作,建立“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资料馆”,并依托“中国艺术”网站研究利用高科技手段对艺术遗产文献和音像资料做永久性保护。

一位蒙古族的朋友对记者提及,尽管进京多年,但每当悠长辽阔的蒙古长调响起,他心头油然而生的悲壮感和认同感是任何东西也无法取代的。也许,这就是流传久远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真正意义所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