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亲民”与读经

2003-01-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亲民”与读经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本文之所以把他们放在一起,原因是《中华读书报》2002年12月4日“家园”版发表了徐晋如的文章《谁才是够格的老师》,文中对《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句中的“亲民”解释成“亲近民众”,表示不解,进而将其作为他“不赞成让孩子读经”的理由之一。言外之意是,现在倡导读经的人连“亲民”这么简单的话都解释不通,根本就不是“够格的老师”。徐先生在文中称,“这里的‘亲民’应该读作‘新民’”,并“拿出各种不同的注本”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可是徐先生既然“是大学的老师”,又自恃对古典文学十分熟悉,为何单单忘记了学术界尽人皆知的《十三经注疏》?在《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六十》中,唐人孔颖达明明白白写道:“在亲民者,言大学之道在于亲爱于民”,这与“亲近民众”有何不同?

其实徐先生认定的“亲民”训为“新民”是宋儒朱熹的一家之言。在朱熹之后,王阳明对此句也有不同看法,不过又不在徐先生的“各种不同的注本”之中。《传习录(上)》里记载,阳明的弟子问他,“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有何根据。阳明指出,“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徐先生不知道“亲民”可以解释成“亲近民众”,因为他的学识不够,这只是他个人的小问题。但是他由此而质疑读经的意义,却实在是一个大问题。在面临西方社会文化殖民氛围越来越盛的今天,有人能出来倡导读经,这实际上是为我们民族延续精神血脉功德无量的好事,其间若有不足之处,可以讨论商榷。然而竟有人如徐先生者吹毛求疵,因噎废食,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事业而论如何不是好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