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1990年代”这种说法不可取

2003-04-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彭彪 我有话说
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起草人之一、国家语委研究员厉兵指出,《规定》作为国家标准,“适用于各级新闻报刊、普及性读物和专业性人文科学出版物”。除了一些沿用的特殊体例外,在表示公历世纪、年代时一般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上述个案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写法应是“20世纪90年代”。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对“年代”的解释,是指每一世纪中从“……十”到“……九”的10年,如1990-1999是20世纪90年代。至于“1990年代”这种用法,厉兵研究员认为,是从印欧语系一些语言的时间表示法生搬硬套来的,比如,“20世纪90年代”在英文中就记作“the 1990's”。“1990年代”这种舶来方式,一方面不符合汉语口语的表达习惯,因为汉语并不说“一九九○年代”或者“一千九百九十年代”;另一方面还会造成言文脱节的现象。比如,“1900年~1909年”和“1910年~1919年”这两个时间段,在英文中可分别记作“the 1900's”和“the 1910's”,但汉语却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在汉语中,每个百年的头20年,无法用“××世纪××年代”来称呼,而只有“20年代”、“30年代”一直到“90年代”才能用“××世纪××年代”来表示。这是汉语的一个特殊现象。如果生搬硬套外文,试想一下,广播稿中出现“2010年代”,播音员该怎么来读呢?所以说,类似“1990年代”这类表达方式不宜采纳。

厉兵研究员还特别指出:其实,早在1985年国家七部委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时,对“1990年代”这样的表示法,就已经进行过认真讨论,一致予以否决。有鉴于此,厉兵还对出版物数字用法使用中矫枉过正的现象表示了担忧:“有些出版物,在数字处理上,过于简单化,不是阿拉伯数字用得少了,而是用得多了,用得滥了。本来用汉字数字才得体的地方一古脑儿改用阿拉伯数字,甚至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写成‘30年河东,30年河西’,这就有些谬种流传了。《规定》的精髓,一是得体,二是局部统一,并没有要大家见了数字都统统改写成阿拉伯数字。”

记者就此问题还采访了著名的语言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胡明扬。胡教授指出,新闻媒体在使用新的表达方式时一定要持审慎态度,不宜贸然使用没有经过时间考验的新奇说法,以免造成语言的混乱。他同时也呼吁国家有关部门适应时势的变化,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吸纳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对作为国家标准的《规定》予以更新完善,使之更容易为社会所接受。

记者了解到:国家语委在2002年年末已经把修订《规定》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正在广泛征求语文学界、新闻出版界、教育界、科技界专家学者的意见,准备在坚持《规定》基本精神的基础上,把这个标准修订得更加适用,更加科学,更加明晰,更具有可操作性。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9月23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宣传中心指导,陕西省委网信办、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联合主办的“合规经营 诚信纳税——看税收走基层”主题网评活动在陕西西安启动。【详细】

      在未来发展中,通过激发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潜能,扩大市场准入空间,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强化规则标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完善营商环境与监管制度体系建设等举措,服务贸易将有效赋能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奠定坚实基础。【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