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名人戴墨镜说起

2003-12-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程孟辉 我有话说
名人戴墨镜,其实不是一件什么新鲜事,还用得着人们去大惊小怪吗?最近,几乎每天早上,我在我居住的那个生活小区都会看到一位戴着墨镜跑步的中年男子,走近后才看清,那人是我国一家著名电视台的著名栏目的著名节目主持人。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形,最初的直觉使我感到惊诧和怪异:大清早的,自然光线挺柔和的,干吗要戴上墨镜?名人也不至于这样啊!这时,谁戴上墨镜,谁就令人注目,这是毫无疑义的,那么,大清早的,这个时候戴墨镜,究竟是为什么?答案当然是戴墨镜者自己最清楚。当然,名人,也和常人一样,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这本来是件无可厚非的事。作为旁人,我们也不宜无端猜测。但问题是要看情形的产生是在什么样的时间、地点等环境条件下。任何人的任何行为举止,都应该考虑到要和行为举止者所处的时间、地点等环境条件相协调和一致,否则,就会显得突兀或异样。而这种突兀或异样是不会产生美感的,更谈不上令人愉悦和爽心。因此,它也不可能给周围环境带来什么积极意义上的人文效应。

以前,我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遭遇到名人戴墨镜现象,如在某个城市的某条大街上,或在某个地方召开的某个会议上,或在北京的某个超市商场中,甚或在某个盛大的宴会上。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名人在公众场合戴墨镜的现象都是见怪不怪,持某种理解的态度。因为由于某人是公众人物,戴上墨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确实可以起到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或种种意外事件发生的作用。但是,更多的场合,名人还是应该自我调试,自我放松,摆正自己与公众的位置,以随意一些地处世和生活为好,尤其是不要把自己太当一回事。

名人是一个跨学科、跨等级、跨行业、跨阶层、跨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不管是哪一种名人,也不管他们是通过何种渠道或方式出的名,都应该摆正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其实,在我看来,所谓的名人和普通人都是一个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概念,而名人和普通人这两个概念都是由“人”这个种概念派生出来的属概念或子概念,而且,它们也都是一个相对概念,二者之间在一定的场合和条件下是可以互置互换的。有相当一部分的名人,他们在其成为名人之前也是普通人,他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其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其从事的领域中事业有成,或取得了比常人更优秀更卓著的业绩,并获得了业界或公众的认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名人队伍中也有大名人和小名人之分,有在一村一乡有名的名人,也有在十里八乡有名的名人,还有在一县一市有名的名人,更有在全省全国有名的名人,甚至还有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的超级名人。还有的名人则是在某个领域或某条战线出名。有的名人在某个时期声名显赫,但只是名噪一时,死后很快就被人遗忘。而有的名人的声名却历久弥坚,世代流芳。有的名人功名显赫,有的名人毁誉参半,也有的名人则遗臭万年。有的人做梦都想出名,并挖空心思,不择手段,沽名钓誉,但总是未能如愿。相反,有的人根本不想当名人,或者甚至连想都没想过,却一不留神,出了名,成了名人,真可谓应了那句“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古训。

一般来讲,当上名人毕竟不是一件坏事。人一旦成为名人,随之而来的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这种效应往往会给名人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利益和好处。同时,也有可能会给当事者带来意想不到的不便和麻烦,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名人反被名人误”的事想必人们也耳闻目睹过不少。上面讲的那位大清早跑步戴墨镜的某电视台名人,他之所以大清早起来就戴墨镜,我想他必有他的用意或苦衷:或许生怕别人认出来,与其打招呼、聊天,影响本来就有限而宝贵的清晨时光,或许压根儿就不想与人打交道,或许怕别人求其帮忙,或许从其心灵深处就觉得自己是大名人而不屑于与常人交往,如此等等。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愿意不愿意与人打交道,愿意不愿意给人以帮助,这是每个人的生活权利,外界和他人无须强求和干涉。我们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是名人如何看待成名后的自己以及成名后的自己与常人之间的关系。广大的普通人群体,乃是名人辈出的源泉和基础。普通人一旦成了名人不要过分自以为是,普通人成不了名人也不必妄自菲薄或自暴自弃。人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做名人的,而是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有意义地活着(如果是有个性地活着则更好)。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希望那些业已走出普通人群而成为名人的人,在庆幸自己成为名人的畅快之余,是否应经常回过头来重温一下自己的历史足迹,多与普通人建立一些密切的联系,哪怕是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多多注意同普通人的交往或交流,这样也许对他的事业的发展会更有帮助。不要时不时地就以名人自居,比如在太阳光线不太强的情况下,是否就可以不要或者尽量少戴墨镜或者换一副浅色的(当然,病理上有畏光症者除外)。要知道,那副墨镜其实是一道墙——一道将名人与普通人隔开或阻隔联系和交流的墙。名人只有保持和最广大的普通民众的紧密联系,与这个群体同呼吸共命运,才会活得更有声有色,更有价值,他的前景才更加广阔,他自己也才能真正获得积极意义上的名人效应,这样的名人才更能赢得人民大众的尊敬和喜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