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大社:品牌追求无极限

2003-12-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于克凌 我有话说
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经济”相互渗透、促进和交融的典型莫过于治经济学的人来做出版企业的当家人。贺耀敏教授以经济学家的身份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只短短一年,人大社就在原有起点上出现了新景象。

身为经济学人,贺耀敏深切地感受到我国出版业发展存在着许多困惑。他坚持认为:出版产业的大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尊重出版产业的产业属性。人大社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发展中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从而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应对各种挑战。人大社坚持已经确立的“走内涵式、集团化、多媒体互动、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在较短时间内建设成为国际化的现代出版集团”这一奋斗目标,并按照这一目标的要求对出版社的品种、结构、规模进行了积极调整。人大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压缩了一批经济与社会效益都不明显的产品,适时推出了一批特点鲜明的高水平教材(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教材、远程教育教材等)、严肃的学术著作和一般精品图书,今年新版图书和再版图书品种合计可达1200种,其中三分之二是新书。在增加图书品种数量的同时,人大社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抢占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诸如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管理、法律、新闻等领域图书的制高点,巩固主要品牌,确立自己的地位。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并不等于“守摊子”,人大社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不失时机地进行扩张,成立了朗朗书坊、博克公司等机构,初步形成了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制品、门户网站等共同繁荣的局面。

人大社一班人认识到,知识的全球化、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境外出版机构的竞争,对于大学社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面对挑战,就要树立与巩固品牌。用贺社长的经济学术语来说,人大出版社追求的是要“做强、做大、做长”,其中“品牌是人大出版社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人大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保证”。

涵养品牌:与时代、学术、市场互动

出版社要追求品牌,就是要与时俱进,要主动、积极、及时的反映时代的发展,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人大社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这一出版原则,相继推出了一大批以丛书、文库形式出现的图书,集中探讨了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前沿问题,如“法律科学文库”、“经济科学文库”、“中国经济问题丛书”、“管理科学文库”、“新闻传播学文库”、“清史研究丛书”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江小涓研究员的《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中国经济问题丛书之一),不仅描述、分析了外资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还着重探讨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是否有垄断行为,外资经济占有较大比重是否会损害经济稳定和安全,依靠外资引进技术是否会导致技术依赖性,吸引外资是否会导致利益外流等。书中还展望了外商在华投资前景,提出吸引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形成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全球制造基地,通过扩大开放保障经济稳定安全等吸引外资的战略重点的建议。这对于当前中央提出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品牌图书要与学术研究深刻互动。“品牌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学术品牌,”贺社长说,“品牌图书要深刻反映学术发展前沿、发展要求、发展趋势以至发展困惑。”人大社推出的《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等系列研究报告,就是人民大学组织校内外各领域顶尖专家学者联合攻关、协同作战的优秀成果,这些报告对当今中国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学术探讨,提出了极具学术价值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与对策。此外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等,都是每年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该领域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人民大学哲学系方立天教授穷十五年之力完成的学术巨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一经出版,立即在内地、台湾、香港和日本等地引起巨大反响,被任继愈先生誉为该领域研究“不可逾越的巅峰之作”。

“品牌图书确实多为学术专著,但我们的品牌图书也要力争实现与市场的充分互动。品牌图书更要关心、关照读者的知识需求,更好的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贺耀敏说。人大社充分利用教研服务网(www.ttrnet)、读者服务部、网上书店等各种渠道,主动倾听读者呼声,针对读者遇到的实际和理论问题,联系作者,筛选题目,并且在图书的内容、形式和价格三方面充分为读者着想,从而在市场上赢得读者。贺社长认为,学术著作也应该让一般读者看得懂——这才是大学出版社品牌至高无上的作用。人大社推出的一大批学术图书真正使学术圣坛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例如,张晓明的《伟大的共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研究》(新生代学人文丛之一)从题目看就比较吸引人,该书把历史的观念审察、理论的逻辑论证和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把利益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企业运行紧密结合,并分析了包括你我在内的多数中国人的种种利益关系,很受读者欢迎。

与时俱进:以追求来保持品牌

当今出版业都要充分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当一些出版社还在着手树立品牌的时候,人大社已经树立起了另一个重大观念,即:“对人大出版社来讲,品牌是资源,品牌是追求,品牌是灵魂。”于是,人大社在保持原有品牌特色的同时,相继开发了一系列新的品牌图书系列:“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新生代学人文丛”、“新闻传播学文库”等等,都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集中推出我国当代最优秀的法学家的研究成果,已经出版了王利明教授民商法研究系列。“新生代学人文丛”体现了“问题导向”的研究特点,每一本著作都是从理论和现实中的问题出发,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这套学术著作的作者几乎都是国内比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他们的研究注重学术规范,在一个国际化的学术平台上进行研究,推出后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好评。可以说,人大社的品牌图书已经开始为中国内地的学术图书搭建了一个可以进行国际交流的学术平台。

有立就有破。保持品牌有时也会让理性的经济学者头疼。贺耀敏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人大社的考研辅导书和自考类教辅图书在学生中一向享有很高声望,但近几年这类图书的市场很不规范,人大社在进行了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果断地进行了调整,砍掉了一批这类图书的出版计划和选题。贺社长说:“我们宁可在短期内损失一些码洋,也要促进整个考试图书市场的规范,不能让广大考生在不规范的市场中利益受损。”

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人大社的品牌图书才会历久而弥新。

传承文化:知识共享无边界

大学出版社被广为认知的形象就是专业的学术著作和高等教育教材。贺耀敏指出,大学的崇高之处,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传承文化、创造文化、延续生命、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平台。作为大学的门面,大学出版社要发出大家的声音,履行作为大学知识载体的使命,展示以往及现时代人类文明的精粹。人大出版社应该、而且有条件在这样三个方面发挥她的作用,那就是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做出贡献,为巩固与弘扬我们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和主导意识形态做出贡献。例如,人大社精心组织和涵养的高校“两课”教材在全国高校中广为使用。挖掘、保存和宣扬传统文化也是人大社的重要使命,人大社专门成立了清史出版中心,服务于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清史编撰”工作,并以最短的时间推出了许多内容都是首次披露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丛刊之一”、18卷本的《庚子事变清宫档案汇编》。积极介绍和引进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也是人大社的一项重要工作,近些年来他们相继出版了《亚里士多德全集》、《康德著作全集》、《劳特利奇哲学史》、《牛津当代百科大辞典》等被誉为人类共同精神遗产的成果,组织翻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人力资源管理译丛”、“工商管理经典译丛”和“哈佛商学案例精选集”等丛书,强化人大社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中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人大社也着手组织和推出大众精品读物,使该社的出版物更加深入人心,更好的满足大众的需要。在贺社长看来,品牌就是要精心维护,精心打造,不断创新。

从事经济研究的贺耀敏当然清楚,学术图书不如其他读物赚钱。但他的想法是:“虽然我们生存在市场经济社会之中,虽然我们要为生存而面对激烈竞争,虽然我们希望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但赚钱不是大学社的终极目标。我相信,经过一段时期的优胜劣汰,取得成功的大学社,必然会更重视质量,更重视学术,更重视品牌。这才是大学社的职责所系、价值所在。这样的品牌,才会长久不倒。”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