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观察乌鸦的又一种方式

2005-01-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所谓“跨学科”也就是交叉学科,研究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和相互整合。跨学科研究为文学批评家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论。最前沿的文学批评家们的研究已经远远突破了文学文本本身。他们眼光纷纷投向文学以外的领域,将文本置于各种陌生的学科领域,如:心理学、人种学、历史学、生态学,研究文学同这些学科交叉与融合

。跨学科研究的著作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最近由朱振武博士撰写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在心理美学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论》就是从心理美学学科出发,用跨学科的方法对福克纳小说进行了全新阐释。如虞建华先生所说:“这是观察乌鸦的又一种方式,为同类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例。”

作者朱振武博士多年致力于美国小说研究,在中国古典文学和通俗文学方面也有颇深造诣,发表过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他领衔翻译的《达・芬奇密码》在国内引起了很大轰动。

心理美学或艺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创作和接受活动中的审美心理机制。该学科的中心课题包括:艺术家的心理特征、艺术创作的动力、艺术创作的心理流程、艺术作品的心理蕴涵、艺术接受的心理规律等。心理美学的历史源头虽然可以追述得很远,但是现代意义的心理美学诞生的时间并不长。作为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其中无尽的奥秘正吸引很多年轻的学者,跻身于现代科学的前沿。作者正是运用这门学科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原则来阐释福克纳小说的。文学作品本身是感性而微妙的,“每部作品都是作者自我的一次暴露,是作者的‘心声’或‘情态’的表露”。大多时候,即使是作家本身都很难解释文本为什么会呈现这样或那样的形态。心理美学不是高度思辨和演绎的方法,而是属于经验的、实证的和归纳的方法。它和以往的哲学美学的思辨的推理方法和社会学美学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不同,在解读文学时有其自身的优势。它能进入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个性心理的深度。在国内研究心理美学的学者不在少数,然而真正用心理美学的方法论来阐释个体作家的具体文本的学者,作者可以算是第一人,从而为从心理美学的视域进行文本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

文学的研究是随着人类文化领域其他学科的发展而发展,不断从别的学科中获取方法和理论。当然,另一方面,文学丰富的文本材料也被非文学专业的学者,如: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用来充实和证明他们自己的研究论点。这就是文学和文化的相因和相成关系,也是21世纪文学研究的重点。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一次方法论的变革往往会带来新一轮的阅读热潮。可以说正是批评家们不断汲取新方法和理论,不昧余力地阐释和挖掘其内涵文学作品才得以流传和不朽。对福克纳的研究有从马克思、福柯、伯格森、詹姆斯的哲学理论入手的,从结构的、解构的、语言学的、美学的、心理的、种族的、女权的、历史的、新历史主义的、文化的、民俗的、生平的、技巧的、主题的、互文的、神话原型的等视角出发的,有与《圣经》和希腊经典进行比较研究的各类讨论,涉及了广阔的人文研究领域。前人的成就,一方面,如作者所说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但对作者的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如作者在专著的后序中所说,他尝试了许多的研究方法,但似乎都难出新意,最后还是求助心理美学来揭示福克纳的创作发生及其作品之所以如此的深层原因。

作者深入分析了福克纳创作的“潜动机”,就其生活中所形成的种种难以割舍的情结与其创作发生的关系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深层阐释。作者将它归结为自主情结(AutonomyComplex)、自卑情结(InferiorityComplex)和荒原情结(WastelandComplex)。作者引用容格、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为论证的基础,尤其对自卑情结的分析让人拍案叫绝。在分析过程中作者动用了自己广博的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学人类学知识,将作家置于广阔的美国社会历史背景中,充分尊重历史动态,并抱着一种科学的态度,进行了严密的批评和论证。作者认为文化上、形体上和乡下人的自卑是福克纳创作的重要动因。美国这个脱胎于欧洲的英国的国家,与欧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像是一个叛逆的儿子,一方面是对父亲的反叛、忤逆,急于独立,另一方面,又是对父亲与生俱来的仰慕和敬畏。作者捕捉住了这种微妙心理,认为美国人对欧洲文化的仰慕,导致了在文化上由来已久的劣势感,而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福克纳比他的先辈和同时代的人更为严重。这促使作家利用小说展开想象,创造出一系列“不朽与世”的人物,以此对文化心理上的自卑进行补偿。而自身形态上的缺陷,以及由此给自己生活、理想和爱情带来的创伤,也促使作家通过写作来进行补偿和解脱。福克纳在创作中表现出的三种心理范式:男性成年范式、女性毁灭范式、人类受难范式。作者引用朱迪斯・弗莱的理论为基础,归纳出女性形象多表现为毁灭、堕落的特征,并且将这种范式归因与福克纳特有的深层心理原因和当时的社会原因,认为这是福克纳作为南方男性的话语膨胀的结果。

由于心理美学本身是一门较为前沿,还不具有现代科学形态的学科,从中梳理出作者自身的观点,从浩瀚的材料中寻求佐证并非易事。但作者的尝试是相当成功的,应该说这也得益于朱博士本身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