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平淡中的力量

2005-02-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在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中,山西作家王祥夫的《上边》名列短篇小说之首。在此次评奖前,《上边》就在文学界被公认为是近年来全国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并入选过“2002中国小说排行榜”。

王祥夫不仅仅是一个只会整天钻在书房读书写作的所谓“作家”,他属于那种性情中人,喜欢交朋友,跟社会上各类

人都有来往,还担当着一家文学杂志的主编,为了刊物的生存到处奔波。然而,他却“总在状态中”―――不管是编杂志跑发行,还是喝酒打牌聊天,他总是非常投入,似乎一直处在创作状态中。

正是由于生活丰富多彩,王祥夫小说的一大特点就是题材比较广泛,既有表现农村现实生活和农民生存状态的作品,如《西牛界旧事》、《雇工歌谣》等;也有展示市井平民生活的作品,如《宣德炉》、《尘世》等;还有描写知识分子复杂心灵的作品,如《最后一个画家李树》。王祥夫表现农村生活的小说,每一部作品往往都蕴藏着一个较大的社会主题,而这些主题则是通过设置错综复杂的人性矛盾冲突来显现;但他并不刻意故弄玄虚,把矛盾冲突尖锐化、戏剧化,而是像生活本身一样散淡地展开,自然地收束,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与思考。他的展示市民生活的小说,着重是描写普通市民身上的人情与人性,这些人物虽然不乏某些市民的油滑习气,却在本质上是善良的和诚实的,由此而阐释一种市井文化特征。他的描写知识分子复杂心灵的小说,能够微妙微肖地揭示出知识分子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心态,用诸多很有特点的细节,描写出一个个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王祥夫在艺术表现上,奉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原则,既有传统的故事情节和白描手法,又吸收了现代小说中的许多表现方式,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结构风格。

获奖小说《上边》,讲述的是一个看上去似乎老旧的游子归家故事。然而,王祥夫靠着艺术的功底,却把这个老旧的故事写得不光有了新意,还充满了温暖―――大山深处的一对农民夫妇,在别的人家都搬走之后,依然生活在故土,等来了他们远在城市喧哗中享受现代文明的儿子。于是,读者看到了深切而朴实的亲情,看到了家庭、劳动、原始等等古老的价值观念近乎完美地得到印证,看到了传统生存方式在顽强地延续。但是,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日子,却是短暂的。老夫妇居住的山村即将废弃,儿子过不了几天就要回到“上边”―――充满诱惑的城市。好几个非常现实而又难以决断的问题摆在了儿子的面前:他能够把“下边”的父母带到“上边”去吗?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能够交融吗?他既想感受亲情的温暖,又无法适应山村的落后,该如何处理这个矛盾呢?王祥夫在作品中没有回答这些问题,因为,作家的责任是提出问题,如何回答就是读者的事了。

《上边》的叙事风格,显现出的是一种凝重而质朴的乡土气息和平凡而又温馨的乡村生活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王祥夫真正地写出了土地内在的力量,写出了农民母亲宽广无边的情爱和农民父亲坚忍不拔的品质,彰显了他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的写实功力和对乡村的深厚情感。他让笔下的人物总是通过无言的方式来表达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一举一动都是那样细腻,那样生动,那样真实。日思夜想的儿子回来后,父亲母亲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儿子身上,母亲围着儿子忙前忙后,几乎到了寸步不离的境地;父亲则是放下农活,下山买卖东西,尽力满足儿子的需要;而儿子同样珍惜这难得的亲情团聚,并没有坐在那里只看着父亲母亲忙碌,也是主动寻找活干,尽一点孝道,弥补内心的歉疚。他们彼此之间差不多没有什么交流,仅有的几句对话,都是非说不可的,而且是那样简单。其实,这正是山村生活的本来状态,更是山里人固有的性格。生活在现代都市的许多城市人遗忘了的本色母子情和父子情,被王祥夫如此平淡地写出来,让你感到的是震撼,是情感的力量,也正是这篇短篇小说的魄力所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