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移民乐园”里的悲歌

2005-03-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犹太裔作家之一,他曾两次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两次获得福克纳奖,他的生命三部曲《美国牧歌》、《我娶了一个共

产党人》以及《人性的污点》,从政治、文化以及个人的心理层面上对美国社会进行了全面解剖。2000年,他的《人性的污点》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菲利普・罗斯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最有实力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美国牧歌》的主人公是“瑞典佬”,他是生活在美国的第二代犹太移民。“瑞典佬”原名叫塞莫尔・利沃夫,曾经是人人仰慕的棒球明星。他在美国的最大梦想就是希望能够取得巨大的物质财富,能够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事实上,他家开办的手套制造业除了在国内红红火火,在海外也分别设有子公司和分厂,在别人看来,他已经实现了美国梦。他家的成员充分享受着丰富的物质财富和优越的生活。当然这里面有他父亲的功劳,有他父亲打下的基础。他父亲娄・利沃夫作为第一代移民,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备尝艰辛。他那时工作的环境污浊不堪、臭气熏天,他一天到晚几乎像牲口一样忙个不停。娄・利沃夫惟一的愿望、也是最迫切的梦想,就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庞大的皮件工厂,希望让后代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能够出人头地,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

初到美国,移民身上所负载的犹太传统文化与美国文化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矛盾与冲突,娄・利沃夫极力捍卫自己的传统文化,对美国文化充满恐惧和敌意。随着时间的流逝,利沃夫感觉到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在自己身上有着完美结合。他认为“生活在美国就如同生活在自己体内一样”,他认为住在美国就是住在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一个人如果没有全部的美国情感,他就会感到孤独。”因此他的乐趣就是美国人的乐趣,他幸福的价值观就是美国人幸福的价值观。他觉得享受着美国文明的物质繁荣,还要厌恶美国是不近情理的。不知道国家的概念,却又盲目地斥责给他的家庭提供了许多成功机会的美国具有“腐朽制度”也是不合情理的。他觉得自己是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融合的很好范例,决心要成为沟通两种文化的桥梁。而正当他享受着舒适安逸的中产阶级生活的时候,他女儿梅丽却逃离了这种生活,彻底断绝与父亲所代表的美国主流文化的联系。

梅丽起初是一个口吃的女孩子,她的口吃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她的口吃表明在美国主流文化和犹太传统文化的双重夹击下,在错综复杂的文化冲突中,年轻一代话语生存的艰难困境。梅丽青少年时期,就对美国的文明有所怀疑。当时美国正在发动越南战争,美国空军将越南婴儿炸成碎片、越南人遭到焚烧的电视画面,在梅丽早年的心理上如同阴影一样一直挥之不去。她投入到反战组织的活动当中去,炸掉了当地的邮局,以此表明自己的反战决心。邮局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邮局恰如是沟通美国文化和犹太文化的桥梁,炸掉邮局其实也就等于炸掉了“瑞典佬”这个想起沟通作用的桥梁,梅丽借此彻底切断了与美国文化的联系。

梅丽开始了逃亡生活。在逃亡中,她的口吃一下子没有了,而且逐渐成为能言善辩的狂热的宗教分子,这暗示着梅丽摆脱文化冲突的压抑生活后,思想上语言上均获得了自由。不过梅丽的反叛只是一种孤军奋战,其结局注定是一场悲剧,梅丽最后沦落为自我残害和自轻自贱的可怜虫,也是非常令人遗憾。

如果说女儿安置在邮局的那枚炸弹把利沃夫的美国梦炸得七零八落的话,那么妻子的背叛使他的美国梦彻底破灭。妻子多恩是漂亮可人的新泽西小姐,她嫁给“瑞典佬”是美国文化价值观使然,是因为“瑞典佬”曾拥有人人仰慕的各种头衔:棒球明星、海军陆战队教官、成功企业家。当“瑞典佬”家庭出现变故的时候,她抛夫别子投入了美国主流文化的代表人物沃库特的怀抱。作为美国正统白人文化的代表,沃库特根本就看不起“瑞典佬”,他认为“瑞典佬”这样的犹太移民到美国新大陆是来分享胜利果实的,是投机分子。沃库特夺走“瑞典佬”的妻子多恩,喻示着美国主流文化对犹太传统文化的轻蔑和瓦解,也表明了“瑞典佬”力图融入美国的理想破灭。

移民到美国的人对美国都怀有美好的憧憬,认为美国是自由快乐的人间伊甸园,认为在美国只要积聚了大量财富,就等于实现了美国梦。而美国梦的孕育和萌生,源于经济狂潮的冲击。在美国大浪淘沙的残酷环境中,如果不很好地把握自己,对美国的美好想像很容易遮蔽住对美国的清醒认识,当移民者以为已经融入美国,处处为美国辩解开脱的时候,美国的主流文化并不领情,依然排斥他,将他置于边缘地位,周围的环境依然对他虎视眈眈、充满敌意。“瑞典佬”梦断美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美国牧歌》[美]菲利普・罗斯著译林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作者简介

菲利普・罗斯,1933年出生于新泽西州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其作品《遗产》获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夏洛克战役》获福克纳奖,《萨巴斯剧院》获全国图书奖。他还获得过古根海姆奖、欧・亨利小说奖和美国文学艺术院奖等。

译者感言

罗小云

《美国牧歌》是罗斯在20世纪末推出的第二个三部曲 美国三部曲 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为《我嫁给一个共产党人》和《人性的污秽》。“美国三部曲”揭示了战后人们的内心世界,将半个世纪的历史画卷描绘得栩栩如生。罗斯创作《美国牧歌》时临近20世纪末,各种实验小说已逐渐淡出,曾经对文学创作推波助澜的文艺理论也遭遇自我消解。以荒诞派手法写出《乳房》和用《波特诺伊的怨诉》性话题震惊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罗斯,在《美国牧歌》中细致入微地描述重大历史事件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从该书中可以看到罗斯家庭生活和个人经历的影子。

罗斯曾说,“在我看来,犹太小说家的使命不是到他的灵魂铁匠铺里铸造这一民族尚未产生的意识,而是在本世纪早就不断产生又不断泯灭的意识中发现灵感。”罗斯在《美国牧歌》这部史诗般作品中以通俗流利的语言描绘了长达一个世纪左右的美国历史,然而带给读者的却是一种现代社会中强烈的无助感。在罗斯的笔下,主人公瑞典佬是标准的绅士,但在这幻灭的年代他依然束手无策。罗斯以新现实主义手法描写的美国牧歌让人们体味到的恰恰是一番反面乌托邦景象。从《美国牧歌》可以看出,罗斯已将自己文学创作中关注的焦点从美国犹太人的生存状况扩展到全人类的未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