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凯利帮真史

2005-03-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英雄、?匪的行侠冒险传奇,几乎是历各代、放四海,众人最为乐道的故事内容。它们的魅力所及,不但留传于古老的中世纪,也活跃于19世纪的近现代,吸引无数的作家知识分子去更新挖掘。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彼得・凯里就

以其天赋的笔触将奇丽的色彩,悲壮的情感赋予了澳大利亚的一位家喻户晓的绿林好汉内德・凯利。他以其写给女儿的书信的独特形式,将?我们进入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草莽天地。看那群化身民间正义与自由精神的“盗匪”,因何落草、因何为寇,如何行侠、如何复仇,怎样与那些貌似君子的国家机器们周旋,又如何为那些受尽欺压的人们谋取幸福。彼得・凯里以浪漫之笔,从人们记忆中析解出“凯利帮”的历史,娓娓道出官逼民反的侠义故事之所以永远动人的魅力所在。

彼得・凯里的《凯利帮真史》曾获2001年英国图书布克奖,书中的主人公内德・凯利,也许他不如堪称侠盗王子的罗宾汉那么有名,也许他不及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那么为我们所熟知。但他以不同于他们的种种特点和同样的侠义事迹在澳大利亚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世纪中叶的澳大利亚,弥漫着贫穷和苦难,内德・凯利就生活在这里。他是爱尔兰人,因为父亲触犯了英国法律而被流放,被迫移民来到澳大利亚,生活可想而知。凯利从小就勇敢机智、善良厚道,同学落水后不惜冒死相救。虽然他还小,但为了让家人过得好一点,凯利白天在农场干活,晚上去俱乐部打拳挣钱。哪怕如此的本分,凯利希望靠自己的汗水老老实实生活的梦想还是破灭了―――一名警察企图侮辱他的妹妹,凯利忍无可忍,打伤了那个警察。

此事之后,凯利被迫逃亡。他和弟弟以及两个好友组织了凯利帮,一起反抗警察和政府。警察把凯利的家人抓进了监狱,母亲判处了3年监禁。为了营救家人,为了帮助苦难的穷人,他勇敢地战斗。虽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但最终被他所信赖的校长出卖。在葛林罗旺旅馆,凯利一帮与围困的警察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枪战,从夜晚一直持续到黎明,最后,弹药用尽,凯利被砍倒活捉,凯利帮的其他三人都在这场战斗中死去。凯利被关进了监狱,六个月后,年仅26岁的凯利在墨尔本被绞死。

“这就是生活”是他临死前唯一的遗言,是感伤?是遗憾?我想那是一种对生命终结的坦然面对和对他苦难深重而又充满传奇的一生的总结。

这不仅是一部表现英雄豪壮及其走向末路的历史剧,我想当每一位读者读完这部名著后都会感到:她不止是一篇颂词还是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哀歌;她不仅仅包涵了令人激昂的热血和沸腾的怒火,与之相伴的还有儿子对母亲的挚爱和父亲对永不会见面的女儿的深情。

从小内德・凯利就是最心疼母亲、最爱护弟妹的孩子。从10岁那年为了让全家有肉吃,他偷杀了别人家的牛;在其父去世后,年仅12岁的他辍学回家帮母亲经营农场;为了让她有金子使用,他又违逆心愿跟着大盗哈里・鲍威尔;家里没吃的,去打工;没钱花,去偷。当他有机会摆脱缉捕偷渡美国时他为了营救母亲而选择了留下,甚至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遗愿也是使其母恢复自由。这种对亲人的挚爱真正让我们感觉到了他与其他我们所读到的草莽英雄的不同。

内德・凯利的爱人玛丽为了保护他们唯一的后代只身逃往美国旧金山。当凯利在澳大利亚的深山密林里、敌人的重重包围下听到女儿诞生的消息时,和他的伙伴们、广大的同胞们欢歌起舞并举行最盛大的仪式来庆祝。他以此向整个世界证明,血脉相通的流放犯也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更向全世界表明他们并非生来就污点满身。他们的诞生也如此美丽,他们的骨血也如此纯洁。这是一位永远也见不到自己女儿的父亲所唯一能做的。读到此满眼所见的皆是作者极尽欢乐幸福与豪迈的描写,但那深深的无奈与凄楚却充满了我的心间。

情和义之于凯利就好像呼吸之于人的生命,两者绝不可分离。当您欣赏完内德・凯利这如烟花般璀璨而壮丽的一生后,您对他的评价会是:一个至贤至孝的儿子;一个热爱妻子的丈夫;一个爱怜女儿的父亲;一个忠诚可靠的朋友;一个值得永远并肩战斗的伙伴。

对于当时的澳大利亚当局来说内德・凯利是一个小偷、强盗、杀人犯、造反者。他以非法的手段破坏了当地的秩序与当局的统治。但他与一般强盗、草寇不同,他把不义之财抢了,却没害人;夺取不义之财,不加害善良之人,有侠客之风,无暴客之恶。历史上这种人物无论古今中外各国皆有。他们单枪匹马以自己的才干为穷人谋福利,以智勇来对抗统治者的暴虐与残忍,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穷人们渴盼却得不到的幸福:自由,快乐不受欺压的生活。他们反映了人们的愿望代表了受尽当局欺压的平凡百姓的利益。所以哪怕经历数百年数千年,这些人始终被人们称为英雄,代表着正义,反映着人们良好的愿望。内德・凯利相信:“这个国家不是他(富人)的,永远都不是。”

“凯利让人感到充满激情。内德・凯利领导的‘凯利帮’在鼎盛时期曾给当时的维多利亚当局写了一封信,公然表明要反对整个国家政权,这真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又令人钦佩的故事。他充满了魅力,当他走进房间时,你就会发现他的光彩可以压过屋内所有噪杂的声音。”这是一位普通的澳大利亚人的心声,也是所有相信正义为正义而斗争的人们的想法。

无奈人性的卑劣致使年仅26岁的凯利就壮烈地走向了绞刑架。这使我想起另一部小说格雷厄姆・格林的《权力与荣耀》,同样是在一种阴影笼罩的情况下,嗜酒成性的牧师最后自发赴死带着传播福音的色彩,而凯利帮的灭亡则徒洒了满腔热血,读来更为悲切。这位澳大利亚历史上的英雄用他的一生书写了忠肝义胆的传奇故事之后,澳大利亚的人民记住了他,并用文字的方式使其流芳百世。正如题首所引威廉・福克纳的名言“过去的并没有死灭,甚至还没有过去。”是的,没有过去,也永远不会过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