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口福天津

2005-05-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903年开业的天津起士林餐厅

时位于南市东兴大街上的登瀛楼饭庄

天津卫有两句老话,一句老话说“吃尽穿绝天津卫”,说的是天津人对自己吃穿水平的定位;天津人认为全中国就是天津人最讲究吃穿,而且也只有天津人最会吃穿,天津人吃尽了、穿绝了,外地人,就没有什么活头了。

天津人关于吃穿的第二句老话,说的是“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由此人们又可以看出来,天津人不仅可以把自己的钱全部吃掉,而且就是借钱吃,也不是过错。天津人嘴馋么,人生在世,就是要吃好东西的,什么好吃什么,吃一辈子好东西,这是天津人的福气。

天津人嘴馋,所以天津的饭馆多,街头卖小吃食的摊摊也多,天津人一天24小时,无论什么时候想吃,都能吃到你想吃的东西。天津人嘴馋,全中国八大菜系都跑到天津来抢滩,用句老天津卫话,都跑到天津来侍候天津爷们儿。

天津饭馆,解放前,大多是山东菜,登瀛楼饭庄、正阳春大饭店,“挑”出来的名号,全是山东大菜。山东菜品位高,燕翅大席、鸭翅大席绝对馔饮上品,山东菜货真价实。实惠,口味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又解饱,又解馋。20世纪中期,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粤菜,川菜相继进津,天津的饮食文化进步到吸纳百川时代。天津是个商业城市,经商谈判,就是请客吃饭,一宗生意,从谈判到成交,全要在饭桌上进行。一轮谈判,十天半月,每天都吃红烧鲤鱼,谈着谈着也就没有意思了。商业公关,吃饭是一大谋略。如今更行了,来天津攻关,只要你舍得烧钱,半个月,一日三餐,可以不重样。吃在天津,非虚名也。

天津的饮食文化具有多重性,占主导地位的固然是食不厌精的美味佳肴,就是正统的餐厅文化。另一方面,天津的吃文化,更昌一种极具人文意识的吃文化。

天津是一个水旱码头,平民城市,能够尽享山珍海馐的毕竟只是少数,难能可贵,天津平民阶层更知道享受人生,天津平民于吃上独有品位,量入为出,不攀比,不铺张,尽享天物。吃鱼,上至比目、黄鱼,下至鱼苗,“麦穗”,已经不可以鱼论之了,都是一道名吃。就是一条鱼,吃到中段、头尾,最后鱼骨,还可以煲一锅高汤,最后鱼头一根硬骨,可以制成牙签儿,天津人果然是吃的豪杰了。

天津的民间美食:煎饼果子,如今已经走向全国了,就是一张煎饼卷着一根油条,讲究的,再在煎饼上加一只鸡蛋,如是而已。天津人为什么吃煎饼果子?方便,两种东西卷在一起吃,历来是天津人的一种吃法。天津人还有一种吃法,大饼卷牛肉,半张大饼,是直径几近半米、很大很大的大饼,一张饼二斤面,半张饼就是一斤面,再卷上半斤五香酱牛肉,一面走路一面吃,这叫“吹喇叭”。为什么有这种吃法?这种吃法不需要吃饭时候。何以连吃饭都没有时候?因为要赶船,肩上拉着绊儿,谁也停不下来,怎么办?就要一面拉绊儿一面吃饭。于是这样就创造了一种天津吃法:“吹喇叭”。

说到天津的饮食文化,不能不提到西餐,西餐登陆中国北方,天津是桥头堡,中国北方第一家西餐厅,就是天津的起士林餐厅。起士林是一位德国侨民的名字,原来是德国威廉二世的点心师,威廉二世倒台之后,流落到天津,为养家活命,开了个面包作坊。生意火,烤面包之外,还做几样菜肴,口味地道,顾客盈门,起士林先生买了地盘,建起高楼,办起了餐厅,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第一家正宗的西餐厅。

中国人接受西餐,也有一个痛苦过程,中国商人和洋人打交道,就得吃西餐,开始时中国商人看着三分熟的牛排,真有咬紧牙关生吞下去,然后跑回家吐出来的。渐渐地天津洋派人物把天津人的胃口“培训”得西化了。在天津,不光是洋人吃西餐,国人也大嚼起火腿、半生不熟的牛排、更喝起威士忌、鸡尾酒来了。

如今,天津餐饮业,中餐、西餐分庭抗礼,天津中餐可以开国宴,天津西餐可以让你吃遍世界大菜,人们说,不到劝业场,不算到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不算到天津,还得加上一条,不尝尝天津西餐,也不算到天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