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荷兰的名片

2005-09-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这是一张颇具创意的名片。望着封面上如茵的草地,微波粼粼的河流,荷兰的大地跃上了我的脑海。

名片的内文是用中文写的。“来中国,我们要用本土语言去沟通。”荷兰文学创作和翻译基金会会长亨克・普罗

佩尔表达着渴望沟通的真诚。

翻阅内文,这样的文字娓娓叙述着

“十一世纪一个荷兰僧侣在英国的修道院里写下了最早的几行荷兰文字,一问世即成为最出色的文字 ‘所有的鸟都开始搭巢,除了你和我。’……

荷兰首先是以画家之国而著称于世。十七世纪,荷兰的画家,如伦布朗和维米尔,已经达到绘画艺术的颠峰,荷兰已成为重要的贸易国。

荷兰文学的重要性已有数个世纪的历史,却鲜为人知。从荷兰文学极高的出版数量和销售量,可以看出荷兰有巨大的阅读欲。……供应充足的书店和图书馆以及中心图书发行系统让书籍很容易到达读者的手中。荷兰拥有上千个读书俱乐部,供人们谈书论籍,交流体会。

荷兰自古以来就有伟大的翻译传统。在十八世纪荷兰已成为国际书市的中心,许多在别处无法出版的或被禁止出版的杰作在荷兰得到出版发行。”

这些文字之后,是40种荷兰同行着力推荐的荷兰小说、非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

荷兰文学创作和翻译基金会的同行们,就是以这样一张名片的介绍,走进了中国,走进了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走近了我们。

小小的展位,成为荷兰文学创作和翻译基金会新航程的起点。几天中,来到这里的中国出版人,读书人络绎不绝。“中国读者对荷兰文学是陌生的。荷兰的读者对中国文学也是陌生的。这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第一次来中国参加博览会的荷兰文学创作和翻译基金会非小说项目负责人马尔登・法勒肯直言不讳。他告诉记者,他和他的同伴们在中荷之间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令人愉快的进展。他们创办的一本名叫《文火》的杂志,已经有了十年的生命,每年出版四期,专门介绍中国的诗歌,古诗、现代诗都有所涉及。在杂志的周围,聚拢了喜欢中国诗歌、更想了解中国的荷兰人。

向中国出版界与读者介绍荷兰文学,也已经有了成效 《荷兰现代诗选》,一本精致的图书,已经有了中文版,出版者是广西师大出版社。护封上三条丝带,用的是红白蓝三色,正是荷兰国旗上的三色。创意者广西师大出版社总编辑何林夏说,荷兰的合作者对书的翻译、装帧都很满意。其实,不用他说,这点,我从书的译者之一,荷兰汉学家林恪博士将书送给我的那一刹那的眼神中已经知道了。

荷兰文学创作和翻译基金会成立于1991年,致力于荷兰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当然也有世界其他国家优秀文学与著作的引进、介绍。两年之后,它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作为,使这一组织的作用令人刮目相看。这一年,成为荷兰输出版权的分水岭,之前,是40种,之后,是400种,而其中,经荷兰文学创作和翻译基金会支持而成功输出的作品占到一半。支持概念的具体所指,是荷兰文学创作和翻译基金会提供了输出书籍制作与翻译的补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