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的症候分析

2005-09-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面对整体的批评现状做症候分析,借用吴义勤的话说,还是有点“不及物”,容易像郜元宝比喻的那样,“在新的批评‘行话’中鼾睡”。但对批评理论的建设,大家都充满了焦虑,来一次会诊实在必要。吴义勤发现了“不及物”和“虚热症”两个普遍问题。指点江山的归纳,目无文本的臆想,隔靴骚痒的弯弯绕,“不及物”批评

的共同症状是“虚化”和“悬浮”;而“理论的狂热症”和“酷评的兴盛”,又让吴义勤为文学批评的“虚热症”感到不满。

其实,批评家们注意到的症候有不少相似处,不过他们使用了不同的术语来概括,就如同中西医对同一病症做出的不同表述一样。吴义勤的“不及物”和郜元宝的“不评家”即可类比;而吴所指“理论狂热症”和郜的“新的批评行话”,也都有相近的指向。但是,批评家的共识是对批评症候存在的承认,病因的指认和开出的药方却各不相同。不过,这些分歧并不影响我们在表达自己批评观的同时,面对一个共同的对象说话。走向成熟的批评家正在形成自己的批评风格,这种风格不仅指相对稳定的批评观的贯彻和在批评实践中的应用,也包括批评文风的个性标识。这对当代中国批评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和珍贵的。(《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