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现实主义:你将去向哪里?

2005-09-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一位从事世界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形容一滴晨露,法国作家会从中看到女人的美、情欲的火焰、爱情的悲剧;德国作家会从中看到整个世界;而对于俄罗斯作家所描写的露珠,我们甚至穿着靴子都能感觉到它的凉爽和引力!”是的,现实主义是俄罗斯文学对自己的人民和世界所说的第一句和最主要的一句话。

在它繁盛的时期,它曾经有过许多名称:批判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然而,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俄罗斯社会政治的剧烈动荡,使旧有的伦理、美学体系被打破。社会文化情形的巨大变化使人们对现实主义产生了怀疑:怀疑以现实经验为基础、描绘出完全相同的世界画面的可能性。认为以历史规律和因果关系为前提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片面的、不能反映生活的多面性。一时间对现实主义的嘲笑、摈弃之风兴起,评论界常用的一个词就是:“古老善良的现实主义”。于是,无论在艺术实践、还是在理论批评上后现代主义都盛极一时。现实主义似乎走入了秋天。

到90年代中后期,风起云涌的后现代主义浪潮逐渐消退。许多作家开始转向。人们发现,作为俄罗斯文学伟大传统的现实主义不仅没有死亡,而且得到丰富和发展。它吸收了各种各样的创作方法,具有了许多新特性。伴随着这个变化过程,俄罗斯文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现实主义的大讨论。总的来看,主要有四种提法:新现实主义、后现实主义、移变现实主义、正统派。

新的现实――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一个并不新鲜的名词。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每当面临新的社会文化形势,有所发展变化、不同于以往时,就常常被评论家冠以这个名称。这次也不例外。

1992年,文学理论家卡连・斯捷班尼扬在《作为后现代主义终结期的现实主义》一文中,肯定了一种美学现象:即后现代主义因素有机而深入地渗透到现实主义诗学传统中,两种好像完全对立的艺术体系相得益彰。他称此为“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一经提出,就引起评论界沸沸扬扬的争论。反对者认为,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概念,从来没有离开过俄罗斯的文学生活。那些使它符合现代精神的各种定义(“新”或者“社会主义”)只不过表明了时代的特征,也可以说是调味品,是加入了调味品的现实主义。拥护者认为,“关于20世纪末新现实主义的诞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个消息会唤醒文学生活。评论界在痛苦的沉默状态下长久地寻找合适的词语,现在看来这个词语找到了,就是‘新现实主义’。”坚定拥护者包括评论家和作家弗拉基米尔・邦达连科、作家斯维特兰娜・瓦西连科、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家谢尔盖・卡兹纳切耶夫等。

同样是拥护新现实主义,对其理解却不尽相同。一种看法是肯定后现代主义对现实主义的影响,认为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界点就是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不同在于:首先,作者相信最高精神本质的存在,并使读者注意到这个存在(而不是注意到自己的信仰);第二,试图“综合传统的对世界有思想性的看法和主观的、强调个体性的看法”。另一种看法认为新现实主义就是如实描写新的现实,几乎完全摒弃虚构。年轻作家如沙尔古诺夫、谢恩钦、捷涅什金娜等白描当代青年肮脏的现实世界,笔下没有任何理想主义色彩。这就是他们的新现实主义。

与混乱对话――后现实主义

1993年,评论家纳乌姆・列伊德尔曼和马尔克・利波维茨基发表《死后之生,或关于现实主义的新消息》一文,对“新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置疑:这到底意味着现实主义的复兴还是后现代主义的扩张?他们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现实主义具有了深刻的结构变异,它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一种全新的美学体系:它的基础是对本体论原则的多样化理解,是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对话性理解,以及作者与这个世界的关系的开放性。他们把在这个艺术原则基础上形成的创作方法叫做后现实主义,并称“这个关于人和世界的后现实主义的概念要求对整个文化的美学和本体论坐标体系从根本上重新定位。”

后现实主义同样招致评论家的攻击。巴辛斯基认为他们实际上在说明一个思想:现实主义的终结。因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是有严格界限的,跨越了这个界限就是纯粹的背叛。‘后现实主义’这种中性立场只会导致现实主义的死亡。”

多层次隐喻――移变现实主义

1998年,资深望重的女评论家娜塔丽娅・伊万诺娃发表《战胜了后现代主义的人们》一文,提出自己对今日现实主义的看法,她使用的名词是:“移变现实主义”。她指出了当代小说中一种独特的体裁,这种体裁借鉴后现代主义风格,却又重振被它抛弃的意义和价值。它目标指向现实主义,但所要解决的是存在的、本体论的问题。这种文学的特点是:把文本展开成一个统一的、多层次的隐喻,把情绪洋溢的自省理智化,还给人以人性却未能指出希望。这就是移变现实主义。

守护崇高――正统派

在被评论家列入“新现实主义者”的作家中,奥列格・帕夫洛夫和阿列克赛・瓦尔拉莫夫等人坚决不同意这个名称。1997年12月,他们在《文学的俄罗斯》报上发表的对话《我们是正统派》中谈到:“我们本质上都是正统派。我们有神圣的价值……还有东正教。”在1998年《莫斯科》杂志题为《现实主义:时髦亦或世界观的基础》的笔谈会上,二人又着重强调了东正教。认为俄罗斯现实主义是相信上帝、寻找上帝的文学,它的精神实质是东正教。

俄罗斯文学界关于现实主义的讨论延续至今,未有定论。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在宽松的环境下,现实主义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日益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