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感受“这个叫‘科学’的人”

2005-09-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近些年来,与诸多人文读本的出版相呼应,科学读本也屡有问世,去年以来出版的就有面向大学生的《大学科学读本》(吴国盛主编),面向小学生、中学生的一套“新科学读本”(刘兵主编),还有《蔚蓝的思维――科学人文读本》、《清澈的理性――科学人文读本》等。最近由江晓原、钮卫星编著的《人之上升・科学读本》为

这类图书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

读本这种形式基本上是一种文章选编,其背后都蕴涵了一定的理念和目标。300年前的吴氏兄弟选编的《古文观止》可说是那个时代非常成功的一个读本,其目标是“正蒙养而裨后学”,主张发扬秦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如果说众多人文读本的出现是为了弥补当前大学里人文教育的缺失,科学读本的目的则在于增加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并进而弥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鸿沟――这已成为学界共识,也无需絮叨。但是,如何达到上述目的?读本怎样选的才有助于目的的实现?则是颇费思量的。

《人之上升・科学读本》采用的主要办法是选择从古希腊到今天的科学大师的文章,并尽可能保持其“原始状态”,以使读者能够亲近原典,感受科学。所谓“感受”,编者解释说,“这些文章也就是一组关于科学的‘从婴儿到儿童,从少年到成年’的照片”,藉次读者可以辨识“这个叫‘科学’的人”。

书中选文包括遥远年代里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托勒密的《至大论》,现代科学萌芽时期的伽利略的《对话》、开普勒的《宇宙的和谐》、牛顿的《原理》,以及科学进入成熟时期的海森伯的《量子论的哥本哈根解释》、霍金的《膜的新世界》。说老实话,很多文章并不好读,有的文字堪称晦涩,如亚里士多德这样写道:“所谓自然,就是一种由于自身而不是偶性地存在于事物之中的运动和静止的最初本原和原因。”从书中可以看到,科学在历史上远不是今天的教科书中展示出来的那样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而毋宁说是一团混沌,其中混杂了信仰、迷信、臆测、想像、荒诞、美学的标准、天才的洞见等诸多元素。哥白尼如此描述他的宇宙体系的来源:“我终于想到了只要能符合某些我们称之为公理的要求,就可以用比以前少的天球和更简便的组合来做到这一点。”据此,他提出了构建自己的体系的7条公理(其中第3条认为所有天体都围绕太阳旋转),所谓公理,是不证自明的。哥白尼的理论创立相当程度上是依靠他坚持的简单性和审美的原则,而日心地动的直接证明要等到1835年贝塞耳发现了恒星的周年视差(见该书第213页贝塞耳《天鹅座61的视差》一文)。另外,书中也没有听从霍金所信奉的“每放进一个方程式都会(使书的)销售量减半”的警告,书中有些选文还是包含了不少会让非理科生头大的方程式。当然,多数读者大可不必精研这些方程式,因为我们不过想藉此获得“这个叫‘科学’的人”的大致形象而已嘛!

除了科学文章,《人之上升・科学读本》的后半部分相对好读一些,其主要是哲学家对科学的看法、科学家对人文问题的思考,还有关于两种文化的讨论。

这本书共收录文章46篇,每篇前面均有编者撰写的导读,另外还加了一些眉批,为读者提供了一些重要的信息。选文主要侧重于天文学、物理学领域,加起来约有20篇,而对于数学、博物学、生物学等领域基本付之阙如,对于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形象多少是一个缺陷,这应该是因为两位编者均为天文、物理出身的缘故。当然,在一本书中要给出科学的完整形象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选本的一大意义在于激起读者对一个领域的兴趣。编者更希望看到的一定是:这本书不是读者科学阅读的终点,而仅仅是一个引子。

(《人之上升・科学读本》,江晓原、钮卫星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39.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