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行走古典、现代间

2005-09-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在如梦似幻般的情境中,我读完了林彬的《梦雨飞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里展现了一个女人用最具敏感的神经、透彻的心灵所解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她对古典文化的关怀与留恋,对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焦虑。林彬徜徉在文化的长河里,努力挽留古典文化的雅致、肃穆,在纷繁复杂、喧嚣烦躁的现代都市文化中创造着诗

意般的意境。

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读的时候似乎有一个典雅高贵的白衣女子牵着我的手在中西方的名胜古迹中游走,在大漠如雪塔如金的埃及,在浪漫与激情交织的翡冷翠 佛罗伦萨 ,在灿灿艳阳与凛凛冰峰相对的西藏,在清浅的水流与石板相映成景的丽江,就算你没有到过这些地方也会深深地认同她的感受,因为它是那么的真切、深邃、细远、绵长。这里有她的感慨,“在强大的现代化面前,古老的文明被挤压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像珍稀动物一样供人观赏。‘无可奈何花落去’,这难道不是古老文明的悲哀 ”“寻找一条路径,让传统和现代化在兼容和扬弃之间找到一个适意的区间,就像人们在铸就铜墙铁壁搏击市场大潮之余,不妨也为心灵找一个诗意栖居的处所,寻找一个精神家园。”这样的慨叹,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希翼。她写此书,也是想带领我们找寻那失去的知觉,寻找一个真正的精神家园。

按照这本书的结构特点,笔者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散文部分、古典诗词部分,以及现代诗部分。在这三部分中,作者深厚的诗词格律功底显示其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她写的这些游记散文,常常洋溢着古典诗词的意境。

如写坐落在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时,她写道:天清清朗朗的蓝,云淡淡疏疏的白,在柔和的阳光下,金字塔金灿灿地耸立着,融入蓝天白云,渺入荒烟大漠。这其中四个叠字对偶句的运用,就将整个画面的格调定下,“清朗、淡疏”。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再加上金灿灿的金字塔,三种色调交织在一起,使整个画面清丽透彻。同时作者用“渺入”一词,又将读者的视线移向了大漠,从近及远,更增加了整幅画面的厚重感与立体感,让读者不经意间在尼罗河岸边也找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觉。

在散文部分“宁静的阳光”中,收入丁作者对名画的赏析。作者对古典文化的热爱,表现在绘画方面,就是用中国古代的诗情意境来阐释西方的一些名画,努力在中西文化之间找到互通的契合点,在对照、互注中,让我们对中西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在《永远的眼睛》一文中,作者对西方绘画史中出现的描绘眼睛的作品进行作注之时,说到:“眼睛,是水的流眄,是云的诡谲,是欲言又止的内心世界,诗人们歌吟它,说它是‘清扬婉兮’,说它是‘眼媚双波流’,说它是‘双眸剪秋水’,说它是‘回眸一笑百媚生’。”这样简练的词语与蒙娜丽莎的眼波流转、斜眄露出会心的一笑的情形相对照,不仅见出中西文化的共同之处,而且还能感知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相通之处。“当画家用色彩斑澜的笔为我们描绘眼睛的灵魂时,诗人们的歌吟像云雀越过蔚蓝的天心。”《如诗如梦的回忆》一篇中,作者分析柯罗的《孟特芳丹的回忆》 又名《晨》 ,认为其既有超脱尘网的世外意境,但又不是不可亲近的冷漠,它充满人性的抒情。并且作者还认为这幅作品所包蕴的情韵、所构成的意境和中国士文化的“直挂云帆济沧海”、“无道则隐”的精神不谋而合,在超脱与济世精神的互通之处,作者找到了二者的共同点。

这本《梦雨飞花》展示了一个在古典与现代文化、中国与西方文化之间徘徊的女性的感受,她欲将古典文化的精髓发扬,欲将人们被喧嚷的现代化麻木的视神经重新激活,欲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架起一个话语桥梁。当然,这只能是她潜意识中的一点冲动,她有时无奈的感叹,她泄露了她的力微体薄,她写作的大量古典诗句,在梦雨飞花的意境中,也暗示了古典文化在现代化面前已显得有些飘忽与渺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