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站在鲁迅、胡适背后

2005-10-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看到韩石山的《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时,心里就笑了,作者真是用心良苦,姿态依旧且攻势凌厉。可以想见著者对当今文化研究现状的不满,尤其是在对新文化运动两位祖师级人物的地位评介上表达

了独特看法。

书里的文字相当平和,从容不迫。但这并不等于说他的观点平庸浅薄,正如李健吾在评论巴金先生的热情时所说的,“热情不容他描写,因为描写的工作比较冷静,而热情不容巴金先生冷静。”(《咀华集》李健吾著)这话用在此书作者的身上,是可以反过来讲的,他对五四时期文化的梳理是热情的,但这种热情并没有在文字上彰显出来,相反却是冷静的,这种冷静不是冷漠,是胸有成竹后的极大热情的内敛。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不是资料的汇集,资料与观点互相佐证。对于鲁迅的被利用,被歪曲,这些才是真正要反思的所在。尽管书中是对鲁迅和胡适两人功过的比较,但大部分篇幅都集中在对鲁迅的清账上。鲁迅的作品确实被好多人误读,过多的解读,过分的解读淹没了真正的鲁迅,一切到后来都面目全非起来。也就是说,单纯的研究鲁迅,不是论争的主要目的。争论的双方都看中了鲁迅身上的巨大象征意义,毫无疑问,鲁迅代表着一种文化权威意识传统。傍着鲁迅好乘凉之辈是在极力维护对鲁迅既有的迷信,而如韩石山的批判者是在借批判鲁迅来为死气的文坛注入活力。显而易见,两种观念的碰撞在现有的话语体系下必将是一个厮杀的过程,守者考虑的是饭碗能否保得住,攻者却是要颠覆旧有的森然秩序。这过程是痛苦的,然而希望却非无所谓无。在他们的背后实质上要表达的是对独立自由的传统的追求和找寻。

这本书第一次以专著的形式详细地解读了1927年前的鲁迅和胡适的一些细节,细节说明了最为本真的状态。围绕几个大的事件,以此为经,再以胡鲁二人的现实态度和周遭关系为纬,于是那个年代的冰山就露出了一角。还是历史研究的方法,只是这次,观点激进了些。

不过在全书的最后,却来了个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解了题:“为了纠正时下的偏颇,我要说: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需要解释的是,我这里说的少不读鲁迅,不是说绝对的不读。可理解为少读,至少不要强制他们读。老不读胡适,是说胡适的书,适合少年读。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这句话可反过来理解,那就是少年时要多读胡适,老年时再读鲁迅不迟。年迈之后,再读这样的文字,会有更为深切的体味,也会有更为独到的心得。”

这段文字带有欲盖弥彰的兴味,总觉得背后还有话没有说完。可能是不愿再提及,因为对于鲁迅和胡适究竟谁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时下报刊上已有太多文字了。读完全书,第一个感受就是,文章里面的内容并不如书名那样的急功近利,有话就说,但也是有根有据。

也许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作为读者的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去读读原作品,只有这样,也才不会因为这些过多的纷争而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没有什么比作品更有说服力的了。至于政治社会等影响,我想,这是历史研究的事,尽管好多时候并不能把一个人完全的割断开,但是作为文学而言,只有作品才是更重要的。至于具体怎么读,怎么操作,我想应该视每个人的接受能力而定,话不投机半句多,灌输式的教育并不能真正有效果,要想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多读书是有必要的,而有所选择也是很关键的,尤其是对于许多未成年且还不能自主选择的年轻人而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