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船山诗注师友道义相激

2005-10-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王船山词编年笺注》 彭靖编撰 岳麓书社2004年版

船山词当然是学人词。清初三大爱国学者中顾亭林与黄梨洲都未闻有词,惟王船山独有,且为数甚多,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船

山词起元明三百年词学之衰,在词的发展史上有其重要地位。而词人处明清易代之际,“希张横渠之正学”,“抱刘越石之孤愤”,许多难言之隐、未定之事发之于词,为学既深,用情复挚,迷离惝恍,不可捉摸。因此,编年既罕,笺注绝无。这又可说是奇迹中的奇迹了。湖湘耆旧彭靖先生穷十年之力,完成夏承焘、唐圭璋、钱仲联诸老之重托,撰就《王船山词编年笺注》稿,又在彭靖辞世十年之后由岳麓书社隆重出版,这是近年来极其难得的一项学术成果。1978年,夏承焘对正在进行此项工作的彭靖写诗勉励云:“船山诗注足千秋”,从现在摆放在案头的《王船山词编年笺注》看来,彭靖此作是当得起“一代词宗”的托付和期望的。

捧读书稿,其间师友道义相激的意味很浓厚。昔人云:学问者天下之公器。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师友勖励,风骨凛然,薪火相承,对学术前仆后继,死而后已。据我所知,1976年夏承焘在长沙小住时,即十分赞赏彭靖的词学造诣。夏老重视船山词,认为它与元遗山词都是十分重要的爱国词籍,思想艺术价值都很高。他闻成都缪钺已为遗山词作注,故以此一任务郑重相嘱,并预为题写书名。其时彭靖正处困厄,受命后即“一片骚心无处著,安排笔砚注船山”。学术界师友闻讯,咸奔走相告,以为风雅胜举。唐圭璋多次来信督勉;钱仲联属望甚殷,逢人说项,早在彭着手进行这项工作时,即在自己主编的《明清诗文研究丛刊》上作了报道;马积高曾为提供重要资料;陈贻欣、傅璇琮曾为审读部分初稿。因此,这部书稿不仅凝聚着众多老一辈学人的心血,而且闪耀着他们那种淳厚深沉的友谊,真可谓“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诚如彭靖自己所云:“紫翠江山供韵美,死生师友报恩难。”上面叙及的诸位先生我都曾亲咳唾,然而除傅璇琮外,其他诸位(包括彭靖)都已墓木早拱了。只有这部书静静地躺在案头,供人遐想,令人唏嘘。

说这部书是千秋之作,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蕴含有很高的学术含金量。彭靖是一位“身处艰难气若虹”的有才气有正气有骨气的洵洵儒者,以先生之情注船山,可谓异代而知音;以先生之学注船山,可望探骊而得珠。如《望江南》(江南忆)四首,均为怀念明初都城金陵之作,刘毓崧所为《年谱》引《南疆绎史》系于1654年,即清顺治十一年,明桂王永历八年,其时船山年三十六。彭靖则据《家世节录》和《莲峰志》将其系于1645年初,亦即清顺治二年,明福王宏光元年初,其时船山年二十七。应该说,彭靖所言是义理兼赅的。然而在雄辩的考证之后,彭靖又心平气静地谈到自己读龙榆生《读王船山词记》,龙以为刘毓崧说“确然可信”。彭靖又联系到船山《五十自定稿》所收《江南曲》句:“可怜秋色里,独唱《望江南》”,“觉刘氏之说亦不为无据。兹姑从之,容再详考。”这段五百余字的考证极为精彩,有驳论,有立论,有同乎前论者,亦有异乎旧谈者。我以为从中可以领悟学问之道,也可以感受老一辈学人治学的严谨之美。

《笺注》旁征博引,追本溯源,考辨甚详。甚或中华书局本原词错字,都一丝不苟,予以校正。捧读之余,总觉得以后是很难再出现像《笺注》这样牵动几位国学大师的著作了。哲人日已远,留给吾辈的就只有叹息和神往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