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小学语文教育应重新回归工具性?

2005-10-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第一批在小学中接受素质教育的孩子已经升上了初中。可是,编辑在和多位中学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惊讶地发现,老师们对这批孩子评价并不高:“说起来头头是道,写起来错字连篇。”老师们认为,这些孩子读写等基本功只相当于以前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

有教育专家认为,目前国内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性和文学教育强调过了头,出现了主次倒置、追求形式的倾向,严重削弱了语文基础。但也有学者认为,语文教育还是应超越技能教育、知识教育,达到一种价值观的教育和文学审美教育。

又一轮关于给中小学语文教育定性的争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

当前的语文生态令人担忧,表现在浮躁,急于求成,人为拔高,削弱语文基础,忽视语文知识,大话空话复燃,语言学习缺失,等等,不一而足。

归来兮!识字,读书,作文■张厚感

什么是语文?这是个缠人的话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才有现代意义的语文。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虽然设置了国文科,但课本却全是文言文,没有语体文;而旧私塾与新学堂并行,私塾念的是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还有千家诗,幼学琼林什么的。教学上,只要求熟读成诵,很少讲解,不讲究方法,不重视学以致用。其成败得失,这里不去管它。

语文先前称国文、国语。例如,1908年林纾编写的《中学国文课本》,1923年顾颉刚、叶绍钧、范祥善、吴研因、周予同等五人编写的《新学制初中国语教科书》,1929年官方颁布的《中学国文课程标准》,1935年叶圣陶、夏?尊编写的《国文八百课》等。现在港澳台还有称国文或国语的(港澳所称“国语”又指普通话,是相对粤语说的)。称国文,称国语,不如称“语文”好,体现了“语”和“文”密不可分的观念。它始见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课本》,其《编辑大意》说:“这套课本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并且提出语文能力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这是时代的进步。

语文,说出来的是语,写下来的是文。进一步说,语,指语言;文,指文章。这个文章是广义文章,包括实用文章和文学作品。曹丕说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韩愈说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等,其中的“文章”是也。我国传统习惯用“道德文章”评价知识分子,这个“文章”泛指学问、著述之类,内涵就更宽广了。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但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影响深远,可以说,终生受用不尽。

当今进入了信息时代,语文是否不重要了呢?应该说是更重要了。人类会说话,区别于动物,是个飞跃;有了文字,又是个飞跃;发明了印刷术,又是个飞跃;出现了计算机技术,更是个飞跃,其前途不可估量。凡此种种,说明亿万年来,人类从野蛮演进发展到高度文明,一刻也离不开语文!

开设语文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目前,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文学教育强调过了头,出现了主次倒置,追求形式的倾向,严重削弱了语文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负面作用会越来越明显。我以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比,工具性是主要的;语言教学与文学鉴赏相比,语言教学是主要的。语文还是语文,语文教学主要是语言教学。就培养读写听说能力来说,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习得口头语言的机会很多,因此,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应当着重帮助他们学习书面语言、文学语言,增强语感,再学一点古代语言。在一定的人文氛围中,发挥语文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长处,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那么,人文精神就在其中了,它会自然而然地提升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国家编写教材的机构,建国以来一共编写了七轮中学语文教材。第一轮,是建国初期的教材。这套课本是根据《共同纲领》的精神编写的,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但在语文科学性方面没有来得及周密安排,可以理解。第二轮,是1956年学习苏联实行汉语、文学分科的教材。这套教材反响较大,后来却不了了之。第三轮,是1958年的大跃进教材。这套教材突出政治,置语文的科学性于不顾。第四轮,是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教材。它重视语文的科学性,开始明确语文的工具属性,使语文教学走上了轨道。第五轮,是粉碎四人帮以后,1978年的统编教材和实验教材。新时期伊始,强调拨乱反正,它吸取了1963年教材的经验,较全面地体现了语文的特点。第六轮,是1990年的义务教育教材。教材稳步改革,几经修订,使用时间较长,教学效果比较好。第七轮,是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改革力度很大,正在使用或试用,有待总结经验教训。回过头来看,建国后语文教材建设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1958年的教材是个教训。1962年上海《文汇报》发起了一场语文教学大讨论,最后总结提出:“反对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一个是“反对”,一个是“不要”,分寸感很清楚,态度很鲜明。前者是针对1958年的教材说的,后者是就汉语文学分科教材说的。我以为至今仍有警策意义。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语文又是最基础最稳定最传统最民族的学科,应该是千万不能忘记的。抛开传统,食洋不化、生吞活剥人文精神不对,鼓吹精英教育,盲目强调探究性、个性化学习也不对。总之,任凭怎样放言高远,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国情不能脱离学科不能脱离文本而天马行空。要面向大多数学生,讲求实效。

运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要求准确、熟练,才能形成语文能力。形成语文能力又是个慢功,需要反复实践,一点一点积累,养成习惯。孩子刚会说话,从母亲那里学会说“吃”,后来会说吃饭,吃苹果,进而懂得饭有早饭午饭晚饭。先懂得了一些概念,一个一个概念串联起来就成了句子,会说“我吃饭”,“我们吃晚饭”等。随着语言积累的增加,又知道早饭也叫早点,午饭就叫中饭,也知道苹果、香蕉合起来可叫水果。当然这是从生活中习得的。上学读书以后,知道了水果和苹果、香蕉是大概念小概念的分别,水果包含着苹果、香蕉等。有了一点修辞知识,就知道吃食堂,吃小馆,吃大碗是借代,都是吃饭的意思。这个饭也有大概念小概念的区别,大概念指吃一顿饭,包括吃主食和副食,乃至喝饮料,喝酒;小概念专指吃大米饭。学了一点文言文,知道古代管“吃”叫“食”,管“菜”叫“肴”,“饭”现在还是叫“饭”;也知道古代汉语多用单音词,现在汉语多用双音词,比如古代说宴,现在说宴会或宴请。一个吃字,就可以积累这么多东西。学了一点语法规范知识,同时知道了“约定俗成”的语言现象,就能理解打败敌人和战胜敌人意思一样,都是我胜敌败。到街上馆子吃饭,可以说上馆子,也可以说下馆子。而上厕所却不能说下厕所,哪怕人住楼上,厕所在楼下。这些都是习惯说法,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如果掌握了3500个常用字,扩大词语积累,就可整合成无比丰富的语言材料。再经过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很可以派上用场。其实,就高一个层次而言,积累篇章结构、写作方法也是一步一步来的。至于人文素养的提高,也要经历一个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更没有终极的关怀。

当前的语文生态令人担忧,表现在浮躁,急于求成,人为拔高,削弱语文基础,忽视语文知识,大话空话复燃,语言学习缺失,等等,不一而足。教育周期长,语文教学动辄影响一两代人。这需要有识之士,有志之士,有权之士,头脑清醒,发扬学术民主,通力协作,认真研究解决。

笔者在别的地方说过,现再次重复一遍:归来兮!识字,读书,作文。

我相信一个学生的真正的语文水平的提高只能来自两方面:阅读量的积累;思想观念的成型与个性化。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围绕这两方面做文章,而不是舍本求末。

中小学语文教育应是人文教育■葛红兵

我们现在是把语文教育的性质定位在工具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培养上的,所以语文教学教学生的大多是语文知识,教师看重的是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表达等技能的培养。但是,实际上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文技能的教育,同时还是价值观的教育,没有价值观的语文是不存在的,语文和价值观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语言教育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在一个人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过程中,发挥的是奠基性的作用,尤其是中学语文教育,它发生在一个人的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语言范式对他的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可以说,这个时候一个人掌握了什么样的词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念,他会说什么样的话,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因此,语文教育应当更加重视自己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作用。语文教育所发挥的价值观功能决不会低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因为语文中的价值观是潜在的、渗透性的。

中学语文应该贯彻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了解什么是善,教会他们理解亲人之爱,故乡之爱,给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教会他们用勤劳的手段去获得自己更加幸福的美好的生活信念;教会他们用同情、怜悯、爱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是相反,教会他们以斗的眼光、恨的情感。语文教师应该教学生以爱美的心,对自由、对幸福、对人生现代化的理解,把语文教育和文学教育打通。

中国要想普遍地提高全民的情感素质、人文素质,就必须从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上找突破口。当前,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一些隐性价值观念实际上是有问题的,有待改善的,例如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女性形象,女性主人公基本上都是从属者。被动者,很少女性科学家、英雄形象;这很容易给学生以一种潜意识影响,学生会有一种女性从属性的潜意识。再比如,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教育,这是必要的,让学生记住我们的先烈,学习他们的精神,但是,有些传统在和平时期是要具体分析的,如暴力斗争意识等等,革命时期的内涵与和平时期的内涵应当有所不同。

语文教育同时应该是文学审美教育。国外一些国家语文教学,小学1 3年级语言教育是没有教材的,他们的老师选择一些适合学生欣赏能力的童话、报道等材料,根本没有语法分析、默写生词的说法,学校的语言老师要求他们的,就是在这些作品当中,学会欣赏文学的美,有语言感受力。我认为:中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可以借鉴海外的语言教学经验。语文教育不应该是我们现在所强调的如何写介绍信、报告,如何写作文的教育学科,而是应该注重文学性教育理念的学科。作文,不应该是格式化的八股文,应该是学生文学艺术感受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产生的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的体现。

现在,写作能力训练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比重太过,我们不应该过多的灌输给学生如何写公文、新闻,如何写记叙文、如何写说明文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放在高等教育中去解决,公文怎么写可以放在大学文秘专业教,新闻怎么写可以放在大学新闻系教。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把这些职能性的或技能性的要求剥离出去,语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变成一种基础素质教育、基础知识教育,不要逼着学生去写作。因为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思想积累,更重要是还没有相应的语言感受性方面的积累,这时候他写的只能是生搬硬套的模式化、公式化的东西,写不好,写不出,就只能是抄,不是外观上抄,就是精神上抄,要知道写作的本质是自由和创造,离开了这两项,写作就什么也不是,与其让学生在“写不出”的情况下把写作变成抄袭、模仿,还不如不要他们写。再说了,要中学生写那么复杂的作文,到底有什么意义?这还是有疑问的,一个中学生能写信、能写便条就已经可以了,文学创作应该是大学作家班的事儿,公文写作应该是大学文秘专业的事儿,没什么必要对中学生提那么高的写作要求。

所以我说,我们现在要降低对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语文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应该把文学性、艺术性放在首位,把阅读能力放在首位,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教会了学生写那些八股的作文,却没有教会学生真正的用自己的脑子读文字作品,一个中学生如果他连鲁迅的小说都看不懂、读不顺,能写作文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语文教会中学生的应该是文学欣赏力,应该让他们学会读―――阅读理解能力,例如:鲁迅、周作人、余华等现当代作家的作品。爱好这些作品,自然会掌握好中文,但是,我们现在恰恰是本末倒置,教了他们太多的写作方法,教了他们太多的支离破碎的语法知识,教了他们肢解范文的方法,例如:中心思想,写作大意等等,却恰恰没有教他们什么是文学,如何读文学作品,怎样用自己真诚的灵魂和生活经验去和作品的描写呼应,去受作品的感染,许多高中毕业生甚至读不了一本电子产品说明书,我看这样的学生,即使有了高中文凭,其实还是文盲。

我们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似乎并不是一种人文教育,死的东西太多,活的东西太少,甚至把古文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变成死记硬背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悲哀。我认为:诗词曲赋,在中学教育阶段,不必学那么多。简单的唐诗、宋词,让学生学会欣赏,是必备的。但是,只能是选读。毕竟它们是死亡了的语言形式,不是现代人所必须的。中学生不容易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理解我们民族的精神,因为这些东西在唐诗宋词里并不典型,而是在更加深奥的《庄子》、《论语》、《诗经》、《尚书》里,但是这些显然应该放在大学里去讲。中学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现代汉语言有理解的能力,欣赏的兴趣,或者说有比较高雅的语言文学情趣,让他们对语言作品的感受并不是仅仅限于情节,不仅仅是猎奇,要让他们能够欣赏丰富的人物形象、复杂的人物性格,进而欣赏其中的思想。所以,我认为应该加大中学生的阅读量。一个中学生毕业的时候,如果没有十部中国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不了解十位左右的现代文学语言大师,那么,我认为:他在语文方面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语文教学生的是什么是善,什么是人性。给学生的范文应该是一些写平民生活的优秀作品,要让学生回归到平民立场上去。不要总让那些写英雄人物、写历史大开合的作品唱主角,这种范文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错觉:只有英雄才值得我们去抒写,作为平凡善良的普通人,是不值一哂的。我们要把关心普通人生活的作品、写日常生活的作品放到教材中去,写一些真诚的善良的东西,要把对和平的追求,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放进去。美国的学生在被问到他们的人生理想时,常常会有说“将来要做一个木匠”、“一个流浪歌手”,而中国的学生大多选择做英雄、做科学家,为什么?我们没有平民教育、生活教育,事实上哪有那么多人能成为科学家呢?让一个没有天赋的人产生做科学家的梦想,甚至会是害了他。现代基因学已经证明,人类中能从事发明创造的人(科学家)概率上不超过5%,如果一个人没有天赋却一定要做科学家,实际上给他的人生带来的只能是不幸。

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教育,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的切合点;通过教育,让学生产生个性化的人生观念,最后形成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教育的结果不是知识,不是道德,而是一种自我的能力,就是说,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独特人生道路。语文教育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对学生的语文教育应该是兄弟式或者朋友式的,应该摆脱传统的师道尊严――等级制的教学方式,要建立一种类似于西方柏拉图对话录那样的对话式的教学,老师要把自己当作一个知识的助产士,而不是强调自己是道德楷模、知识源泉,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平行关系,语文教育不应是压制或者压迫教育,教育的动力应该来源于学生自己。而且要让他们学好语文,就应该让他们接触社会,让他们到社会中去实践。

我相信一个学生的真正的语文水平的提高只能来自两方面:阅读量的积累;思想观念的成型与个性化。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围绕这两方面做文章,而不是舍本求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