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什么才是经典?

2005-11-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日前,兰登书屋旗下的温提出版社(Vintage)举办了一次评书活动,以此纪念本社出版文学平装本15周年。该社向英国各地的48个读书会各赠送了100种20世纪以来的文学书籍,要求会员们从中选出15种最优秀、最有可能在100年后成为经典的著作。赠书中并不包括伊芙琳・沃(Evelyn Waugh)、詹姆斯・乔伊斯、威廉・戈尔丁

(William Golding)以及劳伦斯等一些公认经典作家的著作,但却包括了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黛洛维夫人》以及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等名作。不过,读者们的最终选择十分出人意表,前述三种名作全都名落孙山。

读者们选择的15种书籍中只有两本出版于二战以前(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和哈克斯利的《美丽新世界》),还有四本出版于上世纪60年代(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索尔仁尼琴的《伊凡・丹尼索维奇一生中的一天》、哈伯・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以及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其余九本则全部来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其中三本出版于90年代(塞巴斯蒂安・富克斯的《鸟声》、阿瑟・高顿的《艺伎回忆录》以及路易・德・贝尼雷的《科雷利上尉的曼陀林》),四本出版于本世纪头三年(伊安・麦克万的《赎罪》、马克・哈登的《夜间之犬奇异事件》、约瑟夫・奥康纳的《大海之星》以及奥德丽・内芬尼格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从这个结果看来,过去25年简直是经典小说涌现的黄金时期,过去15年则好上加好,而过去5年就更不得了了――这段时间产生经典的速度几乎是每年一本。尽管《赎罪》、《夜间之犬奇异事件》等书也都是好评如潮的作品,但对于文学批评界、学术界和出版界来说,这样的结论无疑是天方夜谭。

然而,《新书》杂志的出版人盖伊・普林格却觉得这样的结果实属正常,他说:“这些读书会的评书态度是严肃的。我的估计是他们对新近出版的小说更感兴趣,不太愿意去回溯经典作品。这一结果让我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人们总说自己喜欢读经典,实际上却不会常常去读。”温提出版社的公关总监蕾切尔・卡格诺尼的看法则是:“这份书单不是由学者或文学评论家开列的,它出自普通读者之手。正因如此,它才最真实可信。确定经典的标准还有待讨论,但只有得到大多数读者肯定的作品才能成为经典。我认为,这些书就是未来的经典。”而一位参与评书的读书会会员的话也许代表了大多数读者的心声:“每一次聚会的最后,我们都会谈到经典的标准问题。是看它的文学价值吗?还是看它是否能伴你到久远的以后?还是看它是否写出了一些可能被压制或淡忘的人和事?我们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吗?还是非得去看它的价值呢?”

关于什么是经典的问题,作家们自己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在蒂姆・洛特(Tim Lott)看来,经典必须“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而鲁思・伦德尔(Ruth Rendell)则认为经典必须是完全自出机杼的作品,是“以前从没有过的东西。经典可能并不好读,需要人专心致志。那些阅读基础薄弱或是此前只读轻松小说的人不会马上对经典产生兴趣,但即便对这些人来说,只要他们肯坚持读下去,就会发现经典的好处,并把阅读经典看作是最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