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在大都市交通系统中的意义

2006-02-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刘士林 我有话说

■在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时,先进的工程技术与智能化交通系统在解决当代城市交通问题时居功甚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大都市的交通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为交通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

是人的问题与文化的问题。

■文化无疑在城市交通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技术与文化之间建立对话机制,可以对大都市交通这个超级复杂系统进行一种整体性研究与探索。

交通,是所有当代城市、尤其是大都市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同时,作为城市社会学家经常讲到的“城市危机”的一个重要表征,它与城市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因而构成了都市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另一方面,当代城市交通问题不仅以其在大都市中的表现最为突出与尖锐,或者说,大都市今天的交通现状就是当代一般的中小城市的明天,而后者在对策及治理手段等方面也主要以前者为参照,这是我们讨论城市交通必须以大都市为对象与中心的主要原因。

按照一般的看法,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为几方面:一是交通拥挤与堵塞,二是交通事故增多,三是车速急剧下降和交通环境日益恶化,四是普通人上下班乘车拥挤和出行时间延长等。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问题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而为了解决它们,人们也无一例外地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像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甚至从半个多世纪前就开始着手解决交通问题,但总体说来仍然是收效甚微。实际情况正如人们今天所看到的,城市中到处人满为患,对于那些国际化大都市来说,拥挤的交通不是有所减轻或好转,相反却是变得越来越严重。尽管这些城市在交通基础设施上投入越来越大,但仍然如杯水车薪,不仅道路没有变得畅通、快捷,相反却是单行道及各种限时、限速、限驶的路标与规则越来越多。在当代中国也是如此,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都市中,各种交通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尽管不同国家、城市的具体做法不一,以及其中的许多问题不见得都直接是交通技术问题,但由于城市交通研究的学理基础主要是数学与统计学,因而他们基本上都是从技术层面去探求解决问题之道的。这也是有人把城市交通问题称为“世界难以解决的科技问题”的原因。从技术上解决交通问题,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城市交通的容量,二是通过编制、设计智能化的交通运行模式以充分发挥现有交通设施功能,三是通过改造或建立现代化的交通管理体制与服务体系来提升城市交通的质量与效能。这些带有高科技含量、以高智能为特征的现代交通系统或模型,对于缓解当代城市交通压力,在某种意义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如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就极大地推动了城市交通分析手段的进步。此外,先进的工程技术与智能化交通系统,在解决当代城市交通中也同样居功甚伟,如高架桥、公路隧道的设计与建造,可以增加城市交通空间的总流量;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制订高峰期的运行路线,以及通过研发与采用各种智能化的公共交通网络,尽可能地减少换乘等不必要的交通环节等方面,都是技术的长项,并在今天的城市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本身的复杂性,在当今交通工程与管理技术已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大都市的交通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是什么原因呢?对此人们一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一是认为这是由于技术的进步、技术所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因而寄希望于具有更高智能的交通运输模型被设计出来;二是认为技术的进步总是有限的,而城市交通本身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交通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人的问题与文化的问题,因而,除了在技术上尽可能地发挥既有交通空间的潜力之外,更重要的则是如何从交通规划、技术设计、管理制度与服务机制及培养市民良好的文明出行习惯等环节抓起,以便使城市本身变得更加畅通与和谐,使人类创造的高度发达的城市交通系统,不再扭曲与异化当代人的生命活动,使人在都市中获得其自由与诗意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来自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关注,也包括城市规划与交通设计中已流露出来的“人文关怀”倾向,就显得十分重要起来。

从都市文化研究的视角看,文化在城市交通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文化意识的自觉可以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从而在认识都市交通问题及提供应对策略时,采取一种更加复杂、系统、可以与对象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交通技术的本质是使城市交通空间在利用上实现最大化与最优化,这是它的特长,也是它的底线。而在城市社会学看来,城市的空间总是有限的,科学利用与巧妙规划也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起作用,因而,交通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一样都不是万能的。其次,现代文明素质与生活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中国城市交通系统不堪重负的重要原因。最近的《中国青年报》有一个数据令人怵目惊心,从2000年至2005年,中国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人死于交通事故,交通死亡率已稳居世界第一。尽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言而喻,就是市民中普遍存在的不遵守交通规则,或缺乏起码的公共交通规范意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基本上不属于技术问题,而是与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及市民的文化修养等直接相关。而这些深层问题的解决,只能寄希望于民族文化启蒙的深入与整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再次,文化参与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城市交通的“人性化”内涵。在“以人为本”成为共识的今天,与许多技术部门一样,交通规划与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其“人性化”内涵。如各种公交服务系统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城市中盲人行道及各种方便市民的步行街的设置等。但另一方面,由于观念与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当代中国城市交通的人性化程度仍然是很不够的。以人行道为例,在加拿大学者雅各布斯看来,人行道的设计有三个用途:一是安全;二是交往;三是孩子的同化。这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交通的人性化本质上体现为对交通设施“非功利性”的弘扬,或者说与人在都市中诗意地行走和生存密切相关。在摆脱了直接的功利性之后,人行道就从技术层面上升为美学境界,就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而言,这代表了城市交通系统中最高的人性化标准。但在当代中国的城市改造中,往往首先牺牲的就是人行道。其原因也很简单,是它没有更大或更多的实用价值。类似这样一些问题,当然不是交通设计或工程部门的事情,它与人们对现代社会模式与都市生活方式等的认同与适应直接相关。而文化研究的介入,不仅有助于一般人客观、理性地认识与评价中国交通建设的得与失,也可以为技术专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供一种更为复杂的、涉及到中国社会与文化许多方面的理性参照系。

有没有路可走是一回事,而能不能走好路是另一回事。如果说,前者主要属于技术的职责范围,那么后者则与城市文化建设有直接的关系。这就是说,当代大都市交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不仅直接考验着都市中各种发达的现代化交通技术与设施,同时也间接地测量出一个民族在都市生存中的现代机能与综合素质。最理想的方案无疑是,一方面通过技术进步在“硬件”上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扩容”;另一方面则通过城市文明与市民文化的培养与发展,使主体在有限的物质空间中获得更多的解放与自由。这两方面的要求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如何在技术与文化之间建立更多的交流与对话机制,以便对大都市交通这个超级复杂系统进行一种整体性的研究与探索。由于技术科学与人文学科一直缺乏跨学科的交流,因而,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话起来十分困难,不容易在两者之间找到公共性的语境与话语。由此看来,在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对话机制与和谐发展的桥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都市交通与文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结构关系,使世界一流的设计技术与高水平的主体文化素质结合起来,才是当代国际化大都市交通问题得以在更高层次上获得解决的根本性途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