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书•故事•人

2006-06-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涂志刚(《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 我有话说

今天我讲三个故事,或者说三本书,或者说三个人,都一样。这里面有的书吸引人,有的书不。有的书读起来舒服,有的书却看一眼都辛苦。还有,有的书搀进了谎言,有的书希望找到真相。

内米洛夫斯基是个讲故事的人,现在她自己成了个故事。一直到上星期,《法兰西组曲》仍是法国图书排行榜上的畅销小说,但有

多少人是冲着这本小说本身去的呢?很多人只是想亲身感受一下那个被放大了的关于作家的悲惨故事吧?

《法兰西组曲》是一本舒缓的书,内米洛夫斯基慢慢地讲故事,在现代派流行的20世纪上半叶其实有些突兀。但对于它的主题――二战来说,内米洛夫斯基的方式却正好相宜,大概也只有这样老派的现实主义手法才能让人感受到它的沉重。加上女作家是在战争中写这本书,她带着这个故事穿梭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把自己的心魂加在这部小说上,如今这本书穿过历史的尘埃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已经带上了一层淡淡光晕。

组曲不可能只有两阙,《法兰西组曲》其实是一本没有完成的作品。不过内米洛夫斯基成功地让一本没有结束的小说看上去像是到了终点。更重要的,在走向集中营、走向死亡之前,她让自己这本书活了下来。最终,内米洛夫斯基的孩子在60年后终于决定把母亲的遗著公之于众,使得我们有幸目睹一个奇迹的发生。令人惊奇的是,从小说中读者根本看不出来作者是一个犹太人。内米洛夫斯基不同于同时以及后来的众多犹太作家,她悠悠地写战争、写人性,不带一丝惊雷,但我们在用力翻过书页的时候分明还是感到了战争的沉重。

内米洛夫斯基的小说在法国出版的同时,在英语世界,另一部关于另一场战争的小说以更大规模开始走红。这一次,故事场景换到了亚洲,阿富汗,喀布尔。《追风筝的人》([美]卡勒德・胡赛尼著,李继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23.00元)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而且语言优美。它写出了阿富汗最底层人们的灵魂。从小说的第一页开始我就被它吸引,它不允许我停下来,我只能一口气把它读完,然后为哈桑哭泣。

一个忧伤的故事,一本忧伤的书。作者没有写哈桑为什么不反抗,因为这种服从,哈桑在精神上超越所有人,同样因为这种服从,他和他的儿子两次落在恶魔手里,然后哈桑卑贱地死去,他的儿子差一点走上同一条道路。这个故事,能震撼所有善感的心灵。

对一本小说来讲,《追风筝的人》太完美了。特别是它的结构,完美到我不止一次地怀疑该书作者胡赛尼是不是上过写作课。哈桑和他的儿子从同一个恶魔手中救了“我”,他们都被这个恶魔性侵犯,“我”却两次背叛了他们。胡赛尼对主题的处理显然是畅销书式的,他让那个追风筝的孩子在最后看到了一点点希望,也让主人公找回心灵的安宁。

《追风筝的人》是小说,胡赛尼当然可以按照他的心意写。杰华可不能这样,他必须把他看到的一切如实记录下来,然后用社会学的方法来分析它们。应该是她们。《都市里的农家女》([澳]杰华著,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23.00元)讲的是打工女的故事,从各地农村到北京来的打工女性――书里面尽是她们的故事。很多,每个故事都很短,有些和人们经常听到的那种也没有什么两样。来自澳大利亚的社会学家杰华(Tamara Jacka),把这些故事都记录了下来。他追踪研究和记录这个人群已经5年了,但并没有穷尽这些女性的一切。杰华只能尝试解释这些“北京农家女”的生存和命运,还有她们的欲望和希望。他记录故事,也记录这些故事被讲述的方式,他还记录这些讲故事的女性,她们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记录完了,他分析、研究。他大概想得出结论,但是,没有结论。杰华只能为一个大变迁的时代留下史料,以后,我们或许能理解它。

[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著,袁筱一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29.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