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古琴进高校 遗产觅知音

2006-06-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先见碧涧泠泠、枕流漱玉,后只听瀑布飞流,洋洋有江海平流之象。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林友仁一曲《流水》奏罢,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里一片肃然。“今方信伯牙子期之说矣”,一名北大学子对记者感慨。

6月7日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和鸣――古琴艺术进大学”在北京大学首启

,拉开了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的帷幕。著名琴家吴钊、李祥霆、林友仁等一批老先生和一批中青年演奏家义务为北大学子演奏,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古琴曲《流水》、《广陵散》、《梅花三弄》等跨越千年的月华,萦绕莘莘学子的耳畔。据记者了解,8日至12日,古琴艺术还将陆续走进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

传说“伏羲作琴,神农作瑟”。琴乐,曾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其可考证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而如今,能够准确演奏这种享有中国古代乐器崇高地位的古琴的琴家只有区区百多位。

“民乐,一定要坐下来,沉心静气去听,才会有感觉”,外语系的小任说。自从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祥霆的一场古琴专场演出,这个原来偏好西方音乐的女孩喜欢上了古琴。小任向记者承认,如果不是有机会现场聆听,她可能不会爱上古琴。“这是在北大,我们才有机会接触这些东西。在地方,在我们的初中、高中,根本没有可能听到古琴,或者昆曲,也根本谈不上喜欢了”,她告诉记者,“当我们身边铺天盖地都是流行音乐,那我们就只能喜欢流行音乐了”。

“这也是我们举办‘古琴艺术进大学’活动的目的所在。有时候不要去责怪青年人盲目去追逐什么东西,而是应该反思:我们给了他们什么?我们把这些所谓的‘高雅’艺术的种子播撒到了民间的土壤,让它们生根发芽了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院长王文章说。

在王文章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今天这个时代进行传承,离不开青年人、尤其是可能是我们社会未来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的认同和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和他们形成精神的联系,这种传承才会有社会的基础。“不能把遗产当做古董一样在博物馆里边供起来,文化只有植根于社会,培养起一批懂得欣赏它的观众,才会有绵延的生命力。”

同时,王文章提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型保护”的概念。“比如剪纸、年画,它们的‘生产’都可以获得经济效益,这些经济收入足以让其传承人维持自己的生活,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就保证了剪纸、年画等传统艺术不致失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