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辞永做香山人

2006-08-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廖剑滔 我有话说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香山苏曼殊上人流落日本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又自小身世飘零,曼殊上人不知乡关何处的凄凉弥漫在句子里。有飘浮之感的人必然有寻根之思,“寻根”热潮源于在飞速发展的经济浪潮中无法把握的浮躁心态。毋庸质疑,缺少历

史文化的根,精神必然飘若浮萍。

中国的社会制度、宗族制度造就了地域文化,长久以来,地域文化如血脉一样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每个人。地域文化就是地域的精神之根,主要功用就是防治城市与人的浮躁之伤。在全球化甚嚣尘上的今天,发掘本土地域文化就更显得弥足珍贵。《香山文化――历史投影与现实镜像》就是这样一本研究地域文化之书。

香山包括现在的中山、珠海、澳门,南宋开始建县。“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北宋的《太平寰宇记》浪漫地记录了香山这个古朴雅致的名字来历,恍惚就是《镜花缘》里说的海外仙山。八百多年的历史让香山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文化,并长时间沿着正统的路子不紧不慢地走着。直到16世纪中期,葡萄牙占领香山的澳门,长时期积淀的传统地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正面接触中,香山成了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樽口。与香山的澳门相比,香港接受西方文化晚了二百余年。《香山文化》里头的一篇文章《咸淡伶仃洋》提到,在万历十九年,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曾来香山访友,友人相携游香山澳门(古称香山坳),这次旅行给这位伟大的戏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作《牡丹亭》的第六出《怅眺》、第二十一出《谒遇》两次提到香山,中西文化交融的香山给不朽的《牡丹亭》添了一笔异彩。

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磨合之后,香山文化造就的人物在近代中国一一出场,并呈井喷之势,一时间,香山星汉灿烂:除了家喻户晓的孙中山,还有郑观应、容闳、唐绍仪、徐润、杨仙逸、王云五、苏曼殊、吕文成、郑君里、阮玲玉和容国团等等,一连串名字无不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近代最有影响的东西方文化磨擦与融合发生在香山,擦出的火花落在已积淀许久的香山文化的木屑堆里,在近代史上,这种不期然的后果竟然颠覆了积弱难返的旧中国。

读毕《香山文化》,香山人自然乐得自己生长于斯,那些被香山文化吸引的同样怀抱兼济天下之志的他乡之客也许暗自嗟叹何不早生几十年几百年以追香山前贤,建不世之功,名垂青史。如果生在那时的香山,或许可以与容闳一起留学耶鲁并肩做留学第一人;和唐绍仪一起成为晚清首批赴美留学的香山幼童;与郑观应同奔上海经商,成为中国首批买办,并看着他写出那本对孙中山和毛泽东影响甚深的《盛世危言》;跟随马应彪创办全中国的第一家百货公司;追随孙中山结束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开创一个民主新时代;在王云五的商务印书馆做个排版工,闻着《万有文库》的书香;又或者在郑君里和阮玲玉身边做一个场记,见证中国电影的萌芽・・・・・・

一切都过去了,历代香山人上演的不朽传奇给香山积累的历史文化,千古难逢、千金难易。而新的传奇与辉煌正在酝酿之中吗?

《香山文化:历史投影与现实镜像》,王远明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4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