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守着金矿哭穷的博物馆

2006-08-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英)西蒙•杰金斯  伤 郢/编译 我有话说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越来越热,雷诺阿、德加、毕加索、莫迪里安尼、培根(Francis Bacon,当代英国爱尔兰裔画家)等人的画价不断创出新高,克里姆特的《阿德勒・布罗赫-鲍尔夫人》(AdeleBloch-BauerI,作于1907年)也以1.35亿美元刷新了画作价格的世界纪录。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缺少资金的英国博物馆不会再出价竞

买。美国的一些博物馆资金相对充足,但他们也要花费巨资才能与那些爱好收藏的大亨们抗衡。

英国的博物馆拥有无数的资产,但他们却声称自己缺少现钱,而他们的资产也在不断流失。近年来,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英国诗人及艺术家)、斯泰恩(Jan Steen,1626?-1679,荷兰风俗画家)以及米开朗基罗等人的作品相继流出英国。2004年,英国政府对25件作品实施了暂时的出口限制,最终却只有9件留在了英国。拉斐尔的《平克斯圣母》(Madonna of the Pinks)等名作的主人虽然把画借给了英国的博物馆,但也随时可能将它们卖到英国之外。

任何爱国的艺术迷都会为这样的作品离开自己的国家而感到悲哀。但我不明白,一幅斯泰恩的画被放在威尔士的一间私宅里,就比陈列在国外的一家公共博物馆里更容易让公众接触到吗?同样,我们也不应该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去要求把一件属于世界的伟大作品永远留在一个地方。如果这样的作品永远不动窝,那些新兴的国家怎么能有机会加深自己的文化积淀呢?

博物馆的说客们宣称,他们“囊中羞涩”,无法扩大或更新自己的收藏。艺术基金会是英国艺术收藏的主要赞助者之一,它每年能给出的补贴只有区区400万英镑。按它的说法,这样的情况意味着英国收藏机构的采购行为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卢浮宫每年的可用资金比英国300家博物馆及美术馆的可用资金总和还要多。

可是,博物馆要花钱,就得有人去赚钱。在以前,要是有人质疑博物馆花钱没有节制,馆长们就会斥之为“庸俗”。这样的花招现在已经不管用了。我能理解政府对一些国宝级项目的补贴,但却不明白财政部有什么理由去满足馆长们的勃勃雄心、出钱支持他们去跟那些富得流油的大亨竞价。更何况,英国博物馆的财政窘境很大程度上是自找的,因为他们不去想办法创收――既不收门票,也不出卖藏品。

国立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每年扔掉的门票收入就有500万英镑。像他们这种搞法,任何博物馆都得受穷。卢浮宫、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馆、荷兰的国立博物馆和美国的大都会美术馆都收门票,没有人觉得悖情悖理。此外,没有证据表明,“政治正确”的免费参观政策使参观者的社会成分发生了什么改变。不过,跟一边哭穷、一边又把大量珍宝堆在地下室和阁楼里的行为相比,不收门票也就算不了什么了。英国各大博物馆的馆藏珍品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多,拒绝让这样的“守财奴宝藏”进入市场是帝国时代世界观的最好证明。

美国的大博物馆都是靠“以出养进”的方针发展起来的。错误当然也免不了,但精明的交易还是使金比尔博物馆(位于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和洛杉矶美术馆等收藏机构成长到了足以媲美欧洲顶级博物馆的地步。英国的博物馆为自己绝不出售藏品的政策找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这种行为不道德、容易被时尚左右、会吓住捐献者、难以控制、违反这样那样的法规以及事后总会后悔等等。在我看来,这些人居然还敢过马路真算是个奇迹。但是,只要拒绝出售藏品,他们就没理由哭穷,而他们的守财奴行为还会使艺术品价格因供应稀缺而进一步膨胀,让他们更买不起。

当然,我的这些批评只适用于那些享受着种种特权的大博物馆,因为地方上的一些小博物馆得到的支持的确少得可怜。但是,艺术品价格日益飙升,博物馆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自救并成长壮大,要么就得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走下坡路。只要有明智的策略和适当的监管,大多数博物馆都有能力改善自己的收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