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1996――2006:《老照片》的流年碎影

2006-12-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洁 我有话说

冯克力近照

《老照片》十年纪念

从1996年12月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第一辑《老照片》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十年间,《老照片》以朴素而温情的独特方式记忆和见证历史,使我们得以重新想像遥远的过去,重新认识和反思切身的社会生活。《老照片》的出版也开启了当代图文书出版的先河,引领读者来到了所谓的“读图时代”。十年后,《老照片》自身已成佳话,不禁勾起我们丝丝怀旧的情愫・・・・・・

十年前,中国照片档案馆里来了风尘仆仆一怪访客,左手捏着介绍信,右手递上一份打印的“征稿启事”。原来想找些老照片用来做书。

这前后,故宫博物院、军事博物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山东省博物馆和档案馆、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先后都接待了这样的怪访客。有的馆不等说完,就闭门谢客来一句“馆藏照片均属保密”,更多的是怀疑:“出版这些老掉牙的玩意儿,给谁看啊?”

这些老掉牙的照片还真面世了,而且成了出版界的一股旋风、一种现象、一个品牌。

这就是《老照片》。

创刊:筚路蓝缕话当年

《老照片》这个名字有一段来历。山东画报出版社刚成立,便倾注力量做《图片中国百年史》,共收集了5000多幅历史照片,但最后只用了两千多张,大家都觉得可惜,想着怎么把剩下的好图片利用起来。而且,大家在编辑《图片中国百年史》时形成了一些对老照片的特殊感受、对历史的直观体悟。他们渴望表达,于是想出版一套丛书。最初拟定的书名是《往事与回忆》。有一天半夜,当时的总编辑汪家明突然灵感闪现,想出了“老照片”这个古雅名字来。

按照大家的设想,老照片以怀旧为基调。当时正值世纪末和“千禧年”临近,对上个世纪的回顾蔚然成风。老照片的怀旧,既是老照片特有的出版风格和文化情怀,又呼应了当时的普遍人文情调,可谓正逢其时。后来,在近乎发刊词的第一辑老照片“书末感言”里,汪家明强调了这一点,称“怀旧”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古雅和怀旧的具体任务交给了《山东画报》的老编辑冯克力,他随即起草了“《老照片》(丛书)出版构想”,按照最初的设想,《老照片》是连续出版物,每季度一辑;发行主要依靠零售网络;四大专栏为“旧事重温”、“故时风物”、“私人相簿”和“秘闻片影”;特别强调的是“图文结合”特色。冯克力拟的“征稿启事”要求“文章须围绕照片撰写”。以前的图文书要么是配插页或插图的文字书,要么就是以照片为主的相册画册,缀着的文字只是简单说明,老照片开创了图文并重,以文释图的新模式,图文比例为1:3。全新的图书式样,提供的是全新的阅读体验。

接下来嫁接照片和文字的组稿工作可谓艰难。南下北上讨到了照片、搭配好了,再请人配写文字。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冯克力和汪家明就亲自操刀,“做嫁衣”的编辑还不能追求个人荣誉,得用笔名发。自然来稿?那是第二辑出版之后才有的事。

《老照片》被普遍认为是摄影版的《读书》,这正是最初设定的大方针(“借鉴《读书》”)。《老照片》的一项得意是用米黄纸。当时为了在国内找到米黄胶版纸印刷,还很费周折。后来却引发了这种带着古旧气息的“泛黄”纸张的走红。

关于装帧,最经典的故事是,负责装帧设计的蔡立国想找两片红叶压在封面的相框上,作为最醒目的标志性形象,可翻遍了所有画册,也没有合适的树叶图片。这遗憾闷闷地压在大家心头。一天上班路上,冯克力发现了马路上法国梧桐落叶的美,他试着挑了几片揣到单位,结果派上了用场。蔡立国近来搬家,十年前那几张红叶的照片,居然被倒腾出来了,转眼间,它们也已经是“老照片”了。

万事俱备,最后的一道工作就是开卖了。1996年12月下旬《老照片》面世时,山东画报出版社刚成立三年,没有自己的发行网络和渠道,只能想到借助别人的发行网。因为条件所限,当时能联系到的竟是跟老照片完全不沾边的《新体育》杂志社,与他们的刊物《搏》“捆绑”走书摊发行。人家最初担心不能回款,大概也是好心,才答应先发个五千册试试看。书发出去了,同仁们的心提起来了……

发展:江湖夜雨十年灯

仅仅半个月后,《搏》来电话了,批发商要求添货!山东画报出版社赶紧欢欢喜喜把库存的一千册发过去,再安排印刷厂加印一万。大家的心终于都落了地,但很快,他们的心都飞了起来――

第一辑在三个月内加印三次,累计发行4万,其后连续加印,总计超过30万册!

1997年3月,第二辑保持火爆势头。8月,“高烧”不退。《老照片》新书上市三把火,前三辑重印了六七次,每辑销售都超过30万册!创下了当年图书发行的奇迹,也创下了《老照片》发行的最高纪录。

《老照片》随即引发了铺天盖地的模仿,最终引爆了旷日持久的图文书泛滥,对出版业的影响持续至今。

第四辑首印24万册。从这以后,印数慢慢下降,第五、六辑保持18万册左右,从1999年的第十一、二辑开始,发行量开始稳定在三四万册上下,直到今天。《老照片》没有被最初的“一朝成名天下知”冲昏头脑,而是顺利完成了从“畅销书”到“常销书”的平稳过渡,也开始了第一次改版。

《老照片》走红后,来稿增多。编辑部很早就在考虑改版问题。但说来可笑又可悲,只因跟风者甚多。《老照片》新生不久,风格如果不稳定,容易被别人弄“真”成“假”,所以迟迟不敢变脸。直到第十一辑,江山已稳定时,才开始行动。调整了封面(变动刊名的位置、取消压框红叶),增加了印张和彩色插页,从126页加至158页,每辑的文字量从7万左右上升为9万,图片从七八十幅增至百幅上下。也提了价。

从1997年开始,“老”旋风席卷出版界,“老房子”、“老城市”、“老新闻”、“老图书”、“老电影”、“老漫画”,不一而足,这股风一直延续到1998年。这在事实上确实困扰了《老照片》,但总的来说,对于势头强劲的追尾风,《老照片》表示完全不足为虑,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遇到过一个像样的竞争者。从《老照片》前三辑的重印次数之多,可以看出它问世之初的保守和谨慎。这与其身后追风图文书问世之快、之猛烈、之高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曾经一度,社会上流传着《老照片》是老人的怀旧因子的说法,编辑部也不无疑虑,于是在出19辑时,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0岁以上的读者占70%,年龄最大的97岁,最小的18岁,这反映了读者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比传言的要好。《老照片》就此得出结论:是否喜欢《老照片》,并不完全取决于年龄,而在于是否有一种关心历史的情怀。

在编辑过程中,冯克力最高兴的是接触读者来信。他喜欢引用两段话,一是胡适说的,朝代的兴亡、君主的废立、经年的战事,这些大事在历史中渐渐变成了小事,而女子“蹑利屐”这样的小事,可能比楚汉战事更重要。另一段是美国施莱辛格说的,研究历史不是为了照顾谁的尊严面子,而是为了真实,为了明过去鉴未来。这也是《老照片》同仁的历史观。当然,遗憾也是有的,冯克力就认为,《老照片》的某些内容太过沉重了。

展望:而今迈步从头越

《老照片》就这样走过来了,他们用10年的光阴,书写了出版界一个传奇:一套丛书确定一个出版社在业界的形象,引发出版界的一个现象。

2001年,《老照片》满5岁的重要日子,《老照片》终于按照冯克力当初的“前景预测”,由每季一辑改成了双月一辑,并增加了邮局征订。同年推出了大16开本的精选本,包括《百姓自己的历史》、《风物流变见沧桑》、《另一种目光的回望》、《尘埃拂尽识名人》4种,这是《老照片》第一次尝试对现有资源进行系统和较有条理的综合开发和复合运用。随着《老照片》的风行,其选编的衍生物开始不断诞生:从1999年的《老北京人的生活》开始,《老照片》一共结集了《城市及其周边》、《1937年:战云边上的猎影》、《1939年:走进西康》等近20种专辑。其中《你没见过的历史照片》,前后一共出了5辑。

在发展过程中,老照片的另一资源整合的举措是设“珍藏版”。从2002年第20辑开始,每5辑合订成一册,以精装大开本的形式推出了珍藏版,这一举措大大延续了《老照片》的生命力,如今,珍藏版(拾)马上就要面世了,那将正好是《老照片》出到第50辑的时候。

当年大家确定了“老照片”这个名字后,都很兴奋,但直到具体组稿时,才发现一个问题:何谓老照片之“老”?后来几经商量,把时间确定为20年之前(即1976年前)。按照这个标准,今天留在这里关于《老照片》诞生前后的照片和问题,再过10年,就可以算《老照片》的“老照片”了,今天的新闻就是未来的历史,而历史也可以成为新闻。

《感言老照片》,冯克力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1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