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书城》:要做当代文化理想的集合平台

2006-12-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熊彦清 我有话说

《书城》复刊号封面

编者按:日前,由全国几十家纸质媒

体相关编辑记者共同投票选出了2006年的十大阅读热点,和易中天登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同名新书出版引发“易中天现象”;《八十年代访谈录》引发对80年代的怀念等同时被选出的还有《书城》、《万象》等人文杂志的复刊。今年1月,《书城》杂志正式刊登休刊声明,一石激起千层浪,紧接着,几乎所有媒体的文化副刊都聚焦在其休刊一事上,展开了一场关于人文杂志生死存亡的大讨论。6月份,《书城》经过近半年的休整,在改换投资方及全部编辑人员的情况下高调复刊,新《书城》又成了坊间热议的对象。经过半年的发展,现在的《书城》情况如何?人文杂志是否能够成功复苏?中华读书报记者为此特别采访了《书城》杂志执行主编黄育海。

黄育海接任《书城》执行主编

读书报:《书城》复刊被评为2006年十大阅读热点事件,您怎么看待《书城》复刊事件的聚焦性?

黄育海:《书城》是一份有12年历史的品牌刊物,今年1月《书城》正式发表休刊声明。这和《万象》的休刊还不一样,它没有休刊声明,读者是因为接连几个月买不到《万象》才了解到它的休刊。因此《书城》的休刊和复刊都站在了风口浪尖。《书城》杂志的休、复刊引起这样大的关注,我想主要还是因为人们对人文类杂志的关注,这正好说明读者是非常需要人文类杂志的,人文类杂志是有市场的。

读书报:《书城》6月复刊后,复刊号遭到了一些批评,无论是封面设计,封二图片、内页版式,还是文章的内容和定位,似乎都是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评价,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黄育海我们3、4月份才确定复刊,因此到6月份,准备时间只有1个多月,其实准备不是很充分。所以复刊号出现种种问题在所难免,我们也承认确实有一些问题。这在头两期表现比较明显。但是从9月份开始,《书城》的质量慢慢稳定下来了,我们听到的好评越来越多。这证明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至于有一些读者一直将新老《书城》做比较,提出对新《书城》的置疑,我想我是不会太多考虑这一类的批评的,因为新《书城》不会再做回老《书城》了,新《书城》有新的定位和文化理念。我希望老《书城》的读者能够理解。

读书报:那么新《书城》的定位是什么,面向读者群又是哪些呢?新《书城》怎样使自己区别于其它人文类杂志?

黄育海我们的定位是专注于人文类思想的文化刊物,读者对象还是知识分子。老《书城》的读者主要是小资阶层,而我所说的知识分子范围则比较广,一定要定义的话,文化阅读水平达到大专以上都可以算吧。不过我心目中的读者应该是既对现实有所关注,又有良好的审美趣味,且阅读面广泛。新《书城》就是为这一类读者服务的,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既有关注现实的文章,也有像董桥等作者写的纯粹审美的文章,既有人文、历史的文章,也有经济学、科学史的文章,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这些文章的作者大多是目前中国一流的学者和知识分子,这就使得《书城》的标竿很高。和其它人文类杂志的区别,拿《读书》来说,现在的《读书》关注现实层面很厉害,而且学院化倾向严重,而我们虽然也有关注现实的文章,却是远距离的,试图从历史、人文的层面关照现实。《万象》则是另一种风格,它强调海派的风花雪月和文人趣味,我们也有类似的文章,但不多。我们的理想是尽可能多地照顾读者趣味,最强调的是文章内在的质量、文化品位和气质,还有文字之美。封二的图片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可以看到我们每期选的都是和现实事件有关,但又有丰富审美内涵和艺术性的图片,并且配上文字说明,阐明其中蕴涵的文化趣味与理念。这也可以代表书城的整体风格。

读书报:《书城》现在除了封三之外,基本上没有广告,那么《书城》现在主要靠什么维持运营呢?《书城》目前的经营情况如何?

黄育海我们有意减少广告在杂志中所占的比例,尽可能多地留出版面登文章。你看我们封二都留给了摄影,而不是广告,这是《书城》希望坚持的品质。现在杂志的生存和发展主要是靠发行。有人说《书城》12元的定价太高,我认为不高,可能还会涨价。我觉得杂志不是卖纸张的,是“卖”学术文化思想和文章质量的,《书城》每期那么多名家的作品,应该是物有所值的。我们现在能够按月给作者开稿费,有些人文杂志就做不到。现在《书城》每期的发行量已经从最初的15000册发展到30000册,按照估算,发行20000册就能保持收支平衡了,所以现在我们略有盈余。明年的目标是50000册,现在《书城》主要是地面销售和网上销售结合,明年要开拓邮发征订渠道。

读书报:《书城》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黄育海一是目前话题的策划性不够,这也是造成读者认为我们思路不够清晰的原因之一。二是我们的作者范围还不够宽,希望能聚拢更多的作者,涵盖更多的领域,无论是经济、科学、自然,我们都希望有所关注,当然是从人文的角度。现在我们的作者队伍主要是各领域的名家、大家,但我们也很欢迎年轻人的文章,只要文章有见解,文字美。80年代的《读书》涵盖了当时知识分子关心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文字也优美耐读,那时的《读书》号称“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库”。那是一个不可能重现的时代,但是我们希望在质量高、文字美,受读者欢迎上能够向80年代的《读书》看齐,成为当代文化理想的集合平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