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叫停假古迹

2007-03-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探索与争鸣》杂志社 秦维宪 我有话说

年前传来消息,老北京城最大的前门历史文化街区,正遭受着一场比上世纪50年代拆城墙、牌楼还要严重的浩劫,不少明清建筑和老胡同已成为废墟。而这一浩劫的起因,乃是开发商要打造一个假古迹――在前门地区营建豪华的四合院群,以售高价,从而包装出新的大栅栏和鲜鱼口(见冯骥才、叶廷芳等全国政协委员在去年两会上

的提案)。笔者难以置信,当下会发生这等“奇”事,遂于去年12月上旬去实地看看,不料偌大的前门地区几乎被建筑工程墙围起来了。不仅如此,京城另一个著名的御河保护区也遭到了毁坏。御河保护区改造工程目前从平安大道至帽儿胡同的“御河带”已全部铲平了!损失了一些有价值的古建筑。从平安大道至东皇城根这一带,据最近有关部门贴出的告示称,这一段古河道上的建筑物也要大拆,涉及400多个院落。原来,这儿也要造新的四合院群落。

上述事例,仅仅是今日中国造假古迹的一个缩影。

十几年来,笔者在游历祖国大地之际,日甚一日地感到,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美丽的山村几乎都在造假古迹。造假者挖空心思,既搜索地方上的历史名人,以建假名人故居,也推倒真正的历史建筑,构造出不伦不类的假历史民居。问题在于,造假者在隆重推出假古迹的同时,竟不屑于身边真古迹的安危。今年4月,笔者第三次去中国最美的乡村――江西婺源,在紫阳镇东边的山麓,居然发现了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亲笔题写的一眼“廉泉”,此处依山傍水,风光独特,然泉水早已干涸,四周垃圾成堆,令人不胜痛惜。因为,朱熹笔下的廉有两重含义:一曰水清,二曰人廉,这一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景观却冷落如斯,夫复何言?

当下造假古迹成风,其因有五:一是经济利益至上,一切围着金钱转,乃至世风不古;二是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忽略了更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人们普遍的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三是我们一次次中断思想启蒙,导致整个社会缺乏人文精神、价值关怀,从而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四是几十年来“不破不立”的革命思想尚未完全转移到真正意义上的建设思想上来;五是整个社会不重视历史,一方面任凭戏说、假说历史充斥市场和荧屏,为造假古迹提供“证据”;另一方面,不少地方官员决策时缺乏历史感,以至让葬送优秀传统文化的造假者牵着鼻子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