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感受有色彩的晚清

2007-03-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阮中强 我有话说

近期在读一本《帝国的回忆》,这本书是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期间《纽约时报》对晚清报道和新闻评述的选编。在我看来,其独特的视角和眼光弥足珍贵。近些天,我都是每天睡前读一些章节,之后掩卷,在沉思中入睡。

书中选用文电的形式包括快讯、新闻专稿、特写、述评和社论,既有直观式的描述和观察,也有纵

深分析和背景报道。《纽约时报》的新闻语言风格和报道特点让我读来十分痛快,就像是我已经穿过时光隧道,又回到了那个时代,生活在其中。

我对于晚清的记忆一直是灰色的,我一直在寻找原因,为什么我记忆中的晚清的天是灰的,四季是灰的,就像是一个没有色彩的梦?我明白了,我过去看的太多的关于这一时期的记录都是沉重的,都是控诉,都是那种官样文字,声嘶力竭而又苍白;都是宏大叙事,没有生活情趣的细节,像是在写另一个星球。也许,《纽约时报》的报道形式在现在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了,但是,在当时却是如此稀缺。它写到对当时社会的观察,有街上擦身而过的少女,“纤细和清纯的风韵动人心旌”;有烟馆中令人生厌的各色人等,“他们的样子看上去都非常龌龊”;有关于当时社会饮食、风俗的细致描述,还有对晚清官员、晚清士兵的描写,更有对中国大好河山的溢于言表的赞美!多么丰富的晚清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画卷。太生动了,我现在才觉得晚清也是有色彩的,也是有一群鲜活的人的社会。

《纽约时报》的叙述总是从细微的小事入手,折射出的又无不是宏大的主题。国人的麻木,我们在鲁迅的笔下已经十分了解,再看到美国人的来自行刑现场的报道,那绝对是种震憾!书中写到1858年法国人游览长城时,发现在首都门户安营扎寨的士兵居然不知道中法、中英之间正处于战争状态,不知道大沽海战、广州事件,他们的震惊程度可想而知。书中关于恭亲王在中日战争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言论,那种认真的态度说出的迂腐的话也让人痛心。“我们清国人崇尚法度而日本人崇尚武力”,试问在炮舰外交的时代,“法度”从何谈起?这让人无不从中看到更深层的危机。《李鸿章纽约访问记》中,李鸿章惊叹于美国的摩天大楼和电梯配套,天真地问:“这些楼能抗狂风吧?”并认为中国有台风不能建如此高的楼,从中可折射出这位“大国大人物”在面对世界先进文明时的近视和弱视,让人不得不生出不少叹喟。

《纽约时报》关于晚清教育现状的记录和评论也令人警醒。比如在《四书五经》这篇电文中,记者在真实刻画了当时中国教育状况之后指出:“把教育模式限制在如此狭窄的道路上,致使人的心智就像大清国女人的小脚一样被挤压而萎缩。”真是一针见血啊,只是当时已是积重难返了。

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1863年4月26日的报道中,记者还是满腔热情地写道:“大清国当然有未来,而且是充满希望的未来,这毋庸置疑。大清国正像由各个国家和民族组成的世界大家庭中每一个新成员那样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时的中国虽然已经经受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但还没有亡国的危险,美国依然看好中国。他们仍然认为这个帝国还会焕发新的生机。但是到了中国败于中日甲午战争,情况就大大不同了,报道的语言变为:“在当今世界的秩序下,大清国的继续存在对世界和平来说永远是一种威胁。在我们的地面上,大清国是一个既污秽又丑恶的国度,它的存在是一种时代错误。”这是源于美国对晚清的长期观察,已经发现了这个大帝国已经十分腐朽、丑陋,而且它还看到了晚清已经彻底丧失自我革新的能力,只能苟延残喘了。这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帝国对一个正在走向没落的帝国的观察,在今天读来仍然给人很多新的启发。我们要研究大国崛起,也得研究大国衰落,这样才能走出兴极必衰的宿命。

《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修订本)》,郑曦原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39.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